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长河中,有一画舫承载千年文明娓娓驶来,琉璃瓦上历经风霜剑雨,已经满是伤痕,但并不依附人们的记忆生存,反而独自历经风浪,顽强不息的独自传承千年文明。

泱泱文明,是千年沉淀的精华;浩瀚文化,是千年传承的使命。

春节面临的第一次变革

春节在中国意义非凡,它流传五千年的文化承载着别样古韵,标志着泱泱大国的传统文明,但是春节却在民国之时有了危机。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束缚,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当时的中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思想也逐渐转变。但是有些激进分子认为中国春节应该改变一下,要跟进西方文明,不能单独过春节。

于是在1912年,政府为了和国际呼应,就决定改变中国传承千年文化的春节,改元旦为春节,自此农历春节不再是节日。颁布后举国哗然,争议之声甚嚣尘上,百姓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是北洋政府并没有改变他的旨意,还是一意孤行的改春节为元旦。虽然大家都听从政府的命令,但是并不习惯没有农历春节的日子,于是大家偷偷摸摸的过农历春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虽然改变了日子,但是无论是上学的,或是上班的,都会在农历春节的日子回家赶紧出口饺子,然后再赶回学校或者工作地方。

大面积的人口流动还是被政府发现了,但是北洋政府并没有危难百姓,他也知道一时半会的还不能习惯,所以并没有严格控制百姓怎么过春节。百姓们看政府并没有处罚他们,就愈加大胆的过农历春节,政府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做没看见。

传统文化传承千年,骤然改变还是会带来不适应,况且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顺应时代,解放底层人民,不在受封建思想荼毒,但并不是一味地否认中华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春节面临的第二次变革

本以为面临的改变就这一次,结果1927年北洋政府倒台后,南京政府沿袭了北洋政府规定的,元旦改为春节。不过和北洋政府不同的是,南京政府先禁止公务员庆祝春节,后来才逐渐扩大范围,要求全国不能过农历春节。南京政府可没有北洋政府那么好脾气,不许任何人过农历春节,还加大了监督,一旦有人违反了规定,就会接受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中国人还是舍不得丢下传承多年的文化,哪怕严酷刑罚下,还是忍不住偷偷的过农历春节,本以为这会偷摸过春节,南京政府会和北洋政府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知道南京政府是认真的想追随国际步伐。

在上海的一户人家,想要在农历春节的时候上点贡品,迎接财神保佑来年财运兴隆,结果这事被南京政府知道了,不但没收了所有的东西,还把人拉到孙中山塑像面前思过。本以为禁止在农历春节里过节,谁知道政府居然草木皆兵,从一开始禁止过春节演变成禁止说或者做任何有关于春节的事。

在当时,有一个高层只不过说了句"恭喜发财",就被警察拉到孙中山塑像面前思过。这种事一出,百姓纷纷指责南京政府,不顾法律又重新过农历春节,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变成明目张胆,可惜政府也没有办法阻止百姓,所以又在1933年废除了这条政策。

顺应时代没有错,但是不应该为了呼应国际而放弃传承千年的文明,历经两次的变革,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才让春节得以保留,未曾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的碰撞

辛亥革命的开始,是秉承着摒弃传统文化糟粕,吸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融合贯通,纳为己有。在不损害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有所改进,跟进国际步伐,但并不是去除中华所有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最初学习西方文化时,中华人民仿佛打开新世纪大门,他们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了解了不同的文化,并改善了中华文化中的陋习,女性也因此得到解放,底层人民不再为奴为婢,但是激进思想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在一些激进分子眼中,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好,应当改进的不仅仅是陋习,反而许多和国际不符合的都应该进行整改。结果就演变出改动春节的闹剧,招致全国人民的不满。也是因为当时的激进分子,导致很多中华文化濒临失传,改动的节日有很多,比如消失的寒食节;只存在书本上的花朝节;毫无声息的亚岁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令我们值得庆幸的是,春节并没有因为顺应西方文化潮流而改变,许多意义非凡的文化还存在。正是因为人们的坚持,才让文化传承至今,否则无人领会"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热闹,"一年将尽夜"的期盼,"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悦。

也没有人会体验大年、小年以及腊八粥等习俗的魅力,更不会理解"年"的真正含义。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本意是学习借鉴其中值得学习的文化,结果差点毁掉中华传统的文明,只希望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相遇是融会贯通,相处融洽,而不是相互碰撞,两败俱伤,最后不得不销毁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明是没有过错的,唯一错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文明,若是懂得接受、融汇,那么文明就是其乐融融,百花争春,若是一味摒弃原有文明,一心学习外来文明,就是一枝独放,毫无兴趣观赏。身前是熙熙攘攘的文化,身后是明明明灭灭的传承,历史仿佛是一座大山,历经岁月洗礼,已经残缺不全,但依旧顽强屹立在此,每当有人经过时,攀登而上就起不由感概中华文化的伟大,或是站在山脚下,仰望巍然高山时,喜不自胜。

在这座山上,每一个残缺的痕迹都值得人们抚慰;每一处残存的地方都值得敬畏。

文/十二风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