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or爸爸)。” ——史斯克兰·吉利兰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由此可见,对于孩子来讲,开明讲理的父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在教育孩子上,也许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一定要以科学的角度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口语不好,不敢开口读故事

语音语调不够标准,可以通过点读笔,动画等其他输入途径弥补。您的发音不是孩子听力输入的全部即可。早期五五分,逐渐三七分,音频输入占70%。您与孩子互动的不仅是语言,更是主题、深度、情感、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让孩子跟着点读笔朗读(跟读)

影响单位时间内的听力输入量,也有可能在早期,孩子还处于沉默期时,挫败孩子的信心,影响英文好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要求孩子复述书籍内容梗概

考试型伴读方式不可取,打击孩子信心,影响阅读流畅度,损害阅读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给孩子翻译每句话的意思,或用英文诠释

翻译成中文,剥夺了孩子英文思维的机会,助长已经过时的语法翻译法学习方法。应该让孩子自己通过图片和上下文,理解声音的含义。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而过多英英诠释,在早期启蒙阶段,或许只是在用更难的单词解释新词,孩子很快丧失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孩子说错了某句话及时跟孩子“纠正”

打击、挫败,是语言学习上最大的拦路虎。不指责,不纠正,只找其他机会示范正确发音。孩子会自己发现错误,自行改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时不时在孩子或别人面前评价他/她

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评价,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竞争压力。如果你看到了孩子的优势,创造机会让他表现,赢得信心;如果你看到了孩子的弱点,创造机会帮助改进,找回自信。

刻意的“不作为”,是最高境界,这个段位,需要家长朋友们的智慧,也需要耐心。

为识字而阅读

早期应该是大量的听力输入,后期才能厚积薄发,没有听力词汇量,即使学了自然拼,也无法高效地转化为独立认读能力。早期听力为重,而非识字。

过早要求孩子独立阅读

孩子依赖的不仅是父母的诠释性伴读,更是亲子英文伴读中温暖的家庭氛围。温柔的声音、肌肤的接触、语言的交流、亲情的传递,会充盈孩子的内心,这种好感度将陪伴孩子终身,养成孩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亲子伴读

不是让家长朋友成为老师

去教授孩子英语

而是科学地陪伴孩子听读绘本

您的简单演绎、简单引导

您的在场

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