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又名裸大麦,是大麦品种的变种,它与大麦不同的是其籽粒与颖壳能脱离,即脱粒后不带壳。青稞耐寒性强、生长期短,生长在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居民的主要食粮。青稞的有些特征与大麦相似,也有四棱、六棱之分。但青稞的形状和色泽却多种多样,有黄、褐、紫蓝、黑色和椭圆形、卵形、长形之分;青稞大多为硬质,籽粒的透明玻璃质在70%以上;蛋白质含量较高,在14%以上,而淀粉含量稍低,为60%左右,纤维素含量为2%左右。青稞酒生产常用的品种有福8-4、南繁3号、昆仑11号等淀粉含量稍高、蛋白质含量稍低的品种。
清香型大曲青稞酒产于青海、陕西等地,有生产企业30余家,年产量在2万吨以上。青稞酒生产采用中温曲,但各厂制曲和酿酒原料不尽相同;发酵容器有瓷砖贴面池、水磨石池等;制酒大多采用“清蒸四次清”的工艺,也有用“续楂老五甑”的工艺,并采用高温堆积等措施;贮酒方式,有采用三段式的,即前期用陶缸、中期用酒海、后期用不锈钢大罐。
1、制曲工艺
(1)配料:有以小麦为主,配以黑燕麦及豌豆的;也有用青稞:小麦:豌豆=5:3:2的;为突出青稞酒风格,现改为青稞:豌豆=7:3。
(2)培曲:原料经粉碎(通过60目筛占60%)、加水拌和(水分为53%)、踩制成坯后,入室培养40d,最高品温不超过48C,成曲贮存3个月后用。
2、制酒工艺
采用“清蒸四次清”工艺,须“养大楂、保二楂、挤三楂、追四植”。
(1)原料:有采用单一青稞的:也有青稞、高粱等混用的。用辊式粉碎机碎成4-6瓣。
(2)润料:加适量30C温水拌匀后,堆积12小时左右。
(3)蒸料:从装完甑算起,约需80分钟。要求“熟而不黏,内无生心”。
(4)加水、扬冷:熟料出甑,堆成长条形,泼入原料量28%左右的冷水,后扬冷。
(5)入池条件:大楂,淀粉35%,水分42%,酸度0.2;温度,冬20C、春秋I5C、夏12C。二楂,水分48%,酸度1.5;温度比大楂高1-2C。三楂,入池水分52%;四楂,入池水分58%。
(6)发酵期28天左右。采用“清蒸四次清”工艺。
养大楂:大楂为纯粮发酵,而淀粉浓度高、酸度低,青稞酒醅发黏,要低温低水分入池。原料粉碎较粗。大曲粉用量为8% ~9%。
保二楂:大楂出池酸度已有-定,故在出池酒醅中加入适量辅料,还可加入10%清蒸的青稞,使二精的入池酸度不超过1.5。
挤三楂、追四楂:都是指在酒醅的酸度高且发黏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入池温度和水分,尽量追酒。
3、青稞酒感官及成分特征
清香纯正,有独特香气,有“酒酿”和似苹果香,绵甜柔和,醇厚而不腻,酒体丰满。主要成分:乙酸乙酯270毫克/100毫升,乳酸乙酯220毫克/100毫升,己酸乙酯3.7毫克/100毫升,丁酸乙酯5.5毫克/100毫升;总酸为179.8毫克/100毫升,乙酸为82.2毫克/100毫升,乳酸为84.6毫克/100毫升,己酸为1.68毫克/100毫升,丁酸为4.36毫克/100毫升。特有的酯、酸含量和比例,使大曲清香型青稞酒独具一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