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人,把“人际”、“人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把朋友的数量、应酬的次数当作一种衡量标准。

广阔的人际确实是我们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等同于“朋友”,那些随口就能称兄道弟的,真的能算是朋友吗?真的是有效的人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里士多德说“对谁都是朋友,实质对谁都不是朋友。”

朋友必定是经过自己筛选、和自己三观契合的人,朋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自己的品质水平。因此,提高朋友的质量会比增加朋友的数量来得更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朋友是自己选择出来的,那么就必定会有取有舍。

取什么?要选择能带给自己启发/温暖的、三观一致的,内在的契合度越高,越能培养出默契,越能互相包容。

舍什么?那些和自己不同频的、相处起来牵强别扭、无法从他身上学习到东西的人,都不是朋友的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实在不必强求某些人的友情,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为了强留而给自己添堵是不理智的行为,能成为好朋友的人,不过是一句“我乐意”而已。

正如刘禹锡《陋室铭》里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不就是对朋友的一种选择吗?人完全能够自由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朋友、知己。同时,自己的内涵和品格水平甚至决定着自己的朋友质量。

当你的学识、思维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你一定会主动探寻匹配自己水平的朋友,从而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点小结

观点小结

选择高质量的朋友,是锦上添花,让你受益良多。如果忽略质量,只追求数量,那么留给自己的,只会剩下应酬后的空虚。

.

个人成长与规划、自我及情绪管理,原创分享。

内容版权、原创自“心理插座”。欢迎转发,转发注明作者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