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就填灵活就业”“碰到核查就说在做自媒体”……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尽管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但高校软硬兼施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用好看的就业率装点门面等现象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媒体关于今年应届生整体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的报道,与一些高校仍高达90%以上的就业率形成了明显反差,也引发来自社会多方面的质疑。
事实上,高校就业率“掺水”、学生“被就业”早已不是新闻。近些年来,很多高校为了拿出一份华丽的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手段层出不穷。早在2013年,新华网的一则报道就总结了就业率造假的各种招式——妙招:开网店找公司“假就业”;土招:刻假公章“假装”就业;奇招:班干部帮舍友“被就业”;囧招:小超市“签”二十毕业生;绝招:百元网购假就业协议……此外,找公司批量签就业协议,鼓励学生去劳动力市场随意签就业协议,从网上购买假协议书交差,把学生档案集体存入人才服务中心,有的高校甚至还拿毕业证、学位证、个人档案威胁学生“就业”……这些“与时俱进”的招数可谓是层出不穷。
“掺水”的就业率看起来“形势喜人”,却用虚假数据掩盖了真实就业问题。“被就业”的学生稀里糊涂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后续求职、入职都有可能受影响,这明显是“坑”了毕业生。不仅如此,弄虚作假的就业统计数据,也会导致高校专业设置、资源分配“错配”,影响决策部门对就业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数据显示,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74万,同比增长40万。尤其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应届生整体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保就业”“稳就业”任务很艰巨。面对特殊就业季,数据更需要“拧干水分”、摸清就业率底数。只有让相关各方动态掌握就业问题实情,才能更精准地帮扶毕业生就业。
2019年4月17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毕业招聘双选会现场(中宏网记者 富宇 摄)
事实上,对于高校就业率造假乱象,教育部门一直都特别关注。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就表态,教育部将完善评估机制,对就业率造假的高校,在审核评估高校工作时实行“一票否决”。
今年6月,教育部发出的“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通知中,再次强调要坚决杜绝虚假签约、被就业,以及就业率掺水、造假等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真实准确。同时,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包括“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在内的“四不准”规定。
但根据目前的情况,强化对就业数据的监管核查,并未彻底解决就业率“掺水”问题,反而导致部分高校师生进一步承压,为了把数据做得“真实”一点,不断变化造假方式,进而导致就业率造假问题更为严重。
那么,究竟该如何遏制就业率“掺水”造假现象?有教育学专家一语道破。该专家指出,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管理部门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考核,而考核指标又与各校的发展直接挂钩,容易在各校产生就业率数据造假行为;另一方面,目前的就业率数据不是通过第三方机构统计,而是由各高校自行上报,缺少客观性,同时也为数据造假问题滋生提供了土壤。
如何减少造假行为,使高校就业率数据真实、准确?一致的观点认为,首先,不要把就业数据作为严格的考核标准,就业的关键在于各产业经济领域的发展情况,学校难以对学生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次,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跟踪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就业率,不再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就业率数据;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评价体系,尝试建立就业跟踪机制,适当延长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截止时间。最终就业率才是反映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有必要关注学生毕业1年、4年乃至10年后的状况,了解其收入和职业变化。只有这样,得到的就业数据才具有参考意义,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某些高校与其在就业率造假问题上费力伤神,不如在帮助毕业生就业方面多下真功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