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思维”一词中有“财务”二字,因此很多人想当然地把财务思维局限在财务人员身上——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其实,财务思维是普遍适用的,人人都要有财务思维!

在中国,现在有数以千万计的财务从业人员。人们都与会计或多或少地打过交道,对他们也有着一些共同的印象,这些印象包括小心谨慎、吹毛求疵、难打交道、脱离业务等。

而财务人员则认为其他部门的人缺乏合规意识、不懂财务、喜欢制造麻烦、做事随心所欲。几乎在任何一个单位,都能看到财务人员与非财务人员之间的冲突,他们似乎有着天然的矛盾。财务思维人人都需要有!

有人发现了这个矛盾,经过思考后,机智地认为这个矛盾的成因在于财务人员满脑子“财务思维”,而其他部门的人尤其是业务人员则满脑子“业务思维”,于是提出财务人员应该学习业务思维,业务人员应该学习财务思维,好像这样矛盾就解决了。

其实,哪里是财务思维和业务思维的分别,双方都是本位主义思维!在真正的财务思维框架下,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冲突。

财务思维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人们对它的使用却存在一些问题。有人把财务思维理解成会计们通常表现出来或者根据其行为推测出来的思维方式,然后告诉会计们要跳出财务思维;也有人把财务思维理解成做一名好会计应该有的工作思维,然后告诉会计们要如何学习财务知识和技巧。

前者将财务思维解读为存在各种人性缺点的财务们的思维,而后者将财务思维解读为财务技术的熟练高超,这都歪曲和缩小了财务思维的范畴。概念错了,必然谬论流传,不学还好,学后反而让人的脑子更加混乱。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心智操作的过程。

据此,财务思维应该是指运用财务学理论和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会计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带有缺陷的思维方式,也不是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做一名好会计应该掌握的体系化知识或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心智活动,财务思维有更大的普适性。

财务思维告诉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配置资源、权衡得失和趋利避害。世界运转过程中的大量活动都是经济活动,有些即使不是经济活动,也同样充满了得失判断和决策选择,但人们常常是根据本能和条件反射进行应对。

其实,这些问题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辅助解决。只要符合追求某一目标、并伴有得失的场景条件,都是财务思维的用武之地,都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观察、分析、判断、行动、回顾损益和迭代优化。财务思维有着极为广阔的适用场景。

财务思维从哪里来?当然来源于对财务学的认识和提炼。

财务看起来很复杂。借贷、科目、分录、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等都是让人感到头疼的事情,绕来绕去似乎总不清楚。很多专业人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何填列,账做完了,却不懂背后的逻辑,忘了做账的目的。

希望掌握一些财务知识的非专业人员也往往是从会计基础学起,走专业人员培养过程的老路,必然一时半会儿难得要领,尝试一阵又中途放弃,似乎财务的门就这样永远地关闭了。

财务其实很简单。一旦有了财务思维,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就能够避免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分录中去,改变“只懂做账不懂财务”的状况,真正成为财务高手。

非会计专业人员就不会再执着于那些总也绕不清的分录,而是能够透视会计呈现的结果,跨过会计人员多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过程,直接成为财务高手。

“财务思维”四个字本身已经具备丰富的内涵,但是,人们对它的认知和解读出现了种种偏颇,甚至出现了滥用的现象,不仅让人扼腕叹息。

财务思维不是告诉人们如何做一名好会计,如何算数和做报表,而是用财务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明白得失,优化决策。

对于财务专业的朋友来讲,掌握财务思维能够开拓思路,加深对会计的认知,并融会贯通,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更能用财务思维观察和思考世界。对于非财务专业的朋友来讲,财务思维能够帮助他们对会计有所领悟,成为一个不会记账,但具备财务思维的财务高手,并使人生得到助益。

因此,财务思维不是财务人员的专利,而是在很多场景下都普遍适用的,人人都需要有财务思维!

参考资料:《通用财务思维:人人都成财务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