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较长,目录如下:

事件的起因

暂时的影响

抱有幻想的教训

算法角度理解中国体系可以解决当前难题

为何中国芯未来未来可期

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阅读,建议通篇阅读谈谈你的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事件的起因

本周二9月15号,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全面生效。包括台积电、高通等在内的一系列芯片制造商都没法再给华为供应芯片产品以及任何芯片服务,全世界所有的芯片企业,无论是设计,生产代工还是服务和封装,但凡与芯片沾边的企业,都不得与华为产生任何的生意往来,如果想有贸易往来必须给美国商务部打报告,批了才有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大伙都明白,打报告其实是个幌子,难道有人敢打报告没美国商务部敢批吗?如果无视美国商务部的话,那现在怎么封杀华为,到时我就怎么封杀你。实际上美国的这番操作已经不单纯是针对华为一家中国企业,而是给全世界所有高科技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但凡想从技术超越美国企业,或是想摆脱美国企业技术控制,都会被美国政府视为挑衅,视为造次。

美国之所以敢如此的霸道,归其原因是掌握了高科技领域前期的话语权,不可否认美国企业在高科技的领域发展的前期着实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互联网芯片,多底层的技术都是美国企业发明创造出来的,成为了全球标准。正是因为这种技术优势让美国掌握了话语权,慢慢的时间一长,这种话语权被转变成了霸权。美国发明技术,就都得听美国的,谁不听就收拾谁。

美国思维大致应该是这样,美国最先发明这项技术,自此以后这个领域就是世袭的铁帽子王。发明技术可以收取使用者的专利费用,心服口服。现在的美国才举全国之力,也不顾吃相难看不难看,对华为这么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以极尽打压之能事。是吧?反正这届美国政府已经没理可讲了,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想各的招各找各的路。

暂时的影响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华为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开始积极的备货,从各大芯片代工厂购得超过1000万枚芯片,但与华为手机每年2亿多部的出货量,比起来杯水车薪,九牛一毛。1000万芯片保守的说最多能撑半年,半年之后如果库存用光了怎么办?那华为只能生产低端手机了,其实不光是芯片,还包括手机用到的液晶面板,手机内存,凡是有美国技术的零部件,华为都买不到的。现在一部华为高端手机拆解之后,用到美国技术的占比只有5%,其他95%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就是这5%的东西,对华为形成的掐脖子的一个局面,猜测下明年会不会真的见不着华为高端手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必过于悲观,因为华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这么多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背后默默的为华为提供支持,而且外交部发言人也重申,中国政府不会让美国有些人对中国企业为所欲为,中国政府有保护本国企业的义务跟权利。这话说的很明白,华为的背后还有整个国家的支持,我们之前呢也跟大伙分析过,高端手机的技术对华为来说肯定会受到一定的这个影响。虽然华为会受到影响,但是并不意味着高端手机市场就会让国外品牌一统江湖。咱们还有小米、OPPO、VIVO这些国产手机品牌,他们有很多的这个高端型号,无论技术还是说实力都不在华为之下,没有华为华为空出来的市场份额也便宜不了外人。这些国产手机品牌很快就会把空白给填上,除非你说所有的中国手机都不许用美国芯片,要那样的话美国芯片企业死的比咱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就算失去了高端手机市场,也不会影响到生存。从今年开始呢已经开始布局,推出了智慧屏电视、汽车的车联网系统等等。通过这件事也是再次告诉我们,中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全产业链究竟有多重要,这一点真是没什么可质疑的,不但要有未来,中国的全产业链还得更大更全。中国拥有全世界啊门类最齐全的全产业链,这是公认的事实。这不是说我们自个儿想搞全产业链,而是实际情况生生给逼出来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个国家啊各司其职,各有分工挺好。问题是现在有人非要打破这个规律,非要挤兑我们,那我们只能自个搞也要生存。

抱有幻想的教训

美国断供,是一次教训,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也是教训。这对于有些国家呀不要抱着任何幻想,往往是没有底线,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芯片的全产业链,不能光靠华为一家独成,华为再有实力毕竟只是一家民企,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关键时刻还得需要国家政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报道,早在40年前咱们就意识到芯片是未来高科技领域的核心,重要性不亚于石油对工业生产的主体。芯片产业呢一共需要4大环节,分别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其中设计、封装、测试三个方面,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唯独所差的就是制造这一块。而美国现在恰恰就在这个环节对咱们发难。以光刻机为例,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咱们国家就这个集中的一批科研院所开发5微米的半自动光刻机,包括电子工业部45所,上海光机所、中科院光电所,上海微电子推出了多个版本的国产光刻机,但在精密制造精细化工精密材料这块与世界的先进水平当时差距太大,所以当光刻机进入纳米级别的时候,国产光刻机就被拉开了差距,但拉开差距不意味着咱们这块是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不到5纳米7纳米的级别,14纳米28纳米是可以有的。国内芯片代工这块技术水平最高的当属中芯国际。今年5月份,中芯国际就已经替华为开始代工中低端的手机芯片,估计不久中芯国际要被美国列入贸易黑名单,对中芯国际进行制裁。说白了就是任何一家中国企业,不管是谁只要在芯片领域一冒头,美国就会对你进行打压。中芯国际在不使用任何美国技术,美国设计美国产品的情况之下,已拥有独立生产40纳米芯片的实力,未来三年之后可以实现28纳米芯片的独立生产。

根据央视财经频道的报道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及强调芯片产业软件产业是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政府将大力支持芯片产业,软件产业的独立自主研发。2025年国产芯片自给率要达到70%以上。那么有了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中芯国际的计划这个大大提前,今年5月份上马14纳米芯片试生产线,阿里集团收购了2家芯片企业,还投资了5家芯片企业,要全面进军芯片领域。中国的芯片产业未来可期。

算法角度理解中国体系可以解决当前难题

新华社就这个问题呢专访了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倪光南,倪光南院士这么说的“面对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打压,从一开始抱有幻想,打算跟美国摆事实讲道理,到后来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咱们已经开始做好了准备,比如说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只要是用到芯片的地儿,都制定了美国断供之后的预案,全面采用中国体系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体系用中国体系替代,而不是单纯用中国芯片替代,这是两码事。

算法角度如何理解?把成百上千颗低端CPU的芯片,通过算法软件的优化,让其达到高端芯片的性能。这种技术思路就是中国独创,国外从来没有。虽说是独创但是从Hadoop生态系统对比一下不难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用户而言不管使用什么芯片,只要能达到用户的要求,不耽误使用就行。中国的信息产业和美国有一定的差距,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整体上的差距也没有外界传的那么大。芯片产业三五年就一代,我们差距在两代呢就是6~10年的差距,未来呢咱们全力的发力不是没有可能被追上来,还是那句话未来是未来可期待。

中国人的智慧无穷尽,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最终决定是用中国体系替代美国体系。具体来说芯片我是跟你有差距,但是芯片属于硬件,那么这块的短板我通过软件来弥补。Hadoop生态最基础的核心就是用多个低配机器通过软件达到高性能工作站的性能。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了解一下Hadoop生态。

倪院士举的一个例子,美国有大排量的汽车,中国只能生产小排量的汽车,大排量汽车可以多拉快跑,小排量的车肯定是比不过的。在排量方面拼不过的情况之下,我通过合理的调度弥补短板。比如说大排量车一次能拉10吨,我小排量的一次能拉5吨,你拉一趟我拉两趟,你拉两趟我拉4趟。如果咱们一天拉10趟,美国也拉10趟,怎么办?还要解决办法,你一趟一辆车我一趟两辆车,在趟数一样多的情况之下,我的车次比你多,通过增加车次弥补短板,那美国也增加车次,你一天10趟我也10趟,你一趟2辆车我也2辆车,那这样中国是不是永远就超不了美国了?这就是关键的点。你的车不光是排量比我的车大,体积呢同样也比我的大,而马路的宽窄是固定,同样宽窄的马路,他可以跑一辆大车,同时可以跑两辆小车。你想两辆大车同时上路,对不起,马路没这么快,这就是中国体系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具体到芯片领域,倪光南是这么解释的,依靠中国现有的技术可以生产出14纳米或者28纳米的芯片,虽然跟7纳米5纳米的芯片比起来技术上是有差距,但是像7纳米5纳米这种高端芯片主要是针对手机业务,而其他大部分的科技产品用14纳米28纳米的芯片已经绰绰有余。中国的科技人员打破了传统思维的这么一个枷锁,通过采用硬件不足软件补漆的办法,通过合理的这个软件优化,硬件第一个档次的产品同样能够达到高端芯片的性能。

比如说现在金融电信行业都离不开芯片,一个高端芯片性能是低端芯片的10倍。性能比我高10倍,我就用多个低端的一块工作,是不是也能达到你的这么一个要求,这就是中国体系的这种思路。

为何中国芯未来未来可期

这个在不用美国服务器美国芯片的前提之下,这就是最优的一个解决方案。那么再往前到2016年,国内某央企就用32颗40纳米的国产芯片替代了4颗美国14纳米的芯片,技术指标完全符合要求,稳定运行4年。在芯片领域美国体系就是不断推出性能更高的芯片,一颗新的芯片能顶好几颗老的芯片,符合技术这个技术升级换代的一个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美国体系的这么一个思维方式,那就走进死胡同了。今后如果这样,那我不按照美国的这个思维体系来,我采用中国体系,在高端芯片暂时比不过你的情况之下,我们用低端芯片我们堆砌,通过软件的优化达到高端芯片的性能要求。如同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想找八路军的主力决战,借助火力上的优势企图一举歼灭,但是八路军不会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打游击,打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

通过中国工程院这几年的打磨,这套中国体系已经很成熟,目前已经完成了30多个替代方案,都在平稳运行。用倪光南院士的话来说,只要有需要传统系统是吧?这个可以无缝快速升级到中国的体系,这几天之内就能完成。中国体系兼容旧版本的这个传统系统也不用改原来的,也可以升级到最新的一个版本没问题。倪院士在接受新华社专访的时候也说了,所谓的中国体系纯粹也是逼出来的,没办法的办法。在中国还没有自主掌握高端芯片全产业链之前,那不失为一种最佳的应急方案。

美国试图用霸凌主义扼杀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的企图最终不会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