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部教育纪录片很火,《你好,未来人类》,是由腾讯出品,导演是路透社北美地区唯一华人财经女主播、央视钦点的海外连线节目特约财经评论员、是著名双语主持人、财经专栏作家陈一佳。目前已推出英国篇、美国篇、中国篇,以色列篇、肯尼亚篇。在2019年的时候,也有一部有关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带着大家一起走访了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最后回到中国,探究什么才是真正的儿童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有关教育的纪录片出的很多,这两部片从国内国外的视角、尝试挖掘、探讨了教育的未来之路。

在《他乡的童年》中,导演更多地关注幼儿教育这块,透过幼儿的教育观察整个国家的教育制度,而《你好,未来人类》,以幼儿教育出发,寻找和探究有关于幼儿、小学、中学的创新教育形式。两部片子都是一个很好了解国外教育的方式,特别是对国外教育形式和模式了解不多的人来说,但很多时候,你也会发现,片中所展现的并非是所述国家整体教育的情况,而是其中的一小块,不能因为看了就觉得英国的教育制度是这样的,美国的教育制度就是这样的,芬兰的教育制度就是这样的。

在《你好,未来人类》片,其中以色列篇,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stem教育,科技强国,科技兴国,这些基因刻在了以色列人的骨子里。毕竟以色列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在资源和外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靠着科技创新,成为这个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

在英国,有远离电子产品的黑科技森林教育,更有以电子科技产品为载体的教育创新学校。去到美国,创新教育无处不在,体现了美国多元包容的社会制度和环境,而在贫穷的非洲肯尼亚,电子科技产品成为了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辅助力量,更是贫穷地区儿童与世界接触的唯一通道。

回到我们的国内,在高考的大体制下,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学校也萌芽,而这些萌芽和学生未来的方向,更多的是往国外优秀的大学。并没有如美国的的部分创新学校,培养的方向不仅仅是”藤校“,更有面向国际企业所需要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部不同的教育纪录片,都共同探究了教育的话题,各有千秋,而认真观看,不难发现,每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创新都是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服务的,国家发展的每个阶段,需要的人才不一样,在教育制度和创新的方式上也不一样。再者,这些能在纪录片中出现的教育模式和形式,如果你想参与,都有一个硬指标。那就是:钱。首先,这些创新的学校都是属于私立的,私立的学校赚钱是第一目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更好的赚钱,教育成果也是为了更好的赚钱。那么这些创新学校的费用不会低。不信,你去看看马爸爸的杭州云谷学校,以及那些IB资格的学校,费用不是一般中产可以承受的。因为你不是去读一年就毕业,而是读3年6年,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读,到高中毕业,最少也要15年吧。所以很多普通人看了觉得爽,觉得很好外,就没然后了,因为付不起这个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普通人看这些纪录片的意义何在?

有人说,学习别人的做法.看了你又学到几招?没有

有人说,学习别人的思想,让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喊了那么多年,难道仅仅是看了一部片就改变了教育的思想。不会

对大部分来说,看了更焦虑,如同经常看到什么海淀区顺义区的家长鸡娃文章一样,看了之后徒增焦虑,增加夫妻矛盾,婆媳矛盾。

如果想让娃能赶上这些娃的一半,建议从实际出发,看《儿童心理发展学》《儿童认知心理学》等书籍,真正去了解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你都不懂我,凭什么说爱我!这句话用在爱人身上觉得合适,用在孩子身上,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