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在对犯人的刑法中,有不少的酷刑,其中斩首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说到斩首,我们都会联想到电视剧里的场景,在喧闹的菜市口,一个长相十分凶横,身材健硕的人拿着大刀,只要旁边的监斩官一声号令,那个拿着大刀的人就会对着大刀猛的喷一口酒,然后举起刀,准备向犯人斩去。
不过在影视剧这样的场景中,一般犯人都不会死,因为一定会有人骑马飞奔过来大喊刀下留人,而举刀的人一般都会在这个时候就停下来。当举刀的刽子手,在听到刀下留人以后就真的停下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剧中的这些人带有主角光环吗?其实并不是,在古代,这种事情也是真的有发生,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得从宋朝的制度说起了。
一、宋朝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立法严明
在历史上,虽然宋朝的名声一直不是很好,但是实际上的它也是一个十分强盛的王朝,在它存在的几百年里,它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比较繁盛,甚至可以于唐朝相媲美。并且宋朝的每一代皇帝都没有十分昏庸的,都还是比较优秀的,在宋朝时期,没有宦官干扰朝政,也没有外戚想要篡权,因此宋朝统治期间,政治还是比较开明的。
宋朝时期,朝廷更加重视文官和文化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是十分的繁荣,不过凡事都应该有个度数,过了那个度数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宋朝过分的重文轻武,所以最后也就有了亡国的教训。
因为宋朝的政治开明,所以法律制度也就是非常严谨的,因此宋朝时期出了不少清正廉明的官员,其中包青天包拯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的廉明和大公无私都是为世代百姓所传颂的。宋朝时期的法律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尤其是对死刑犯人的处置,更是非常的慎重,在宋朝的法律中,其中就有一条明文规定,死刑的犯人即使已经在刑场上了,但是只要他在行刑之前喊冤了,那么就要立马停止执法,要再次对案件核查审理。
二、宋朝官员清正廉明,以身作则,维护百姓性命
当时,像包青天这样的清官在行刑的时候,倘若听到了犯人喊冤,那么他是一定会立马停止行刑,对案件再次审理的,因为他不想错放一个坏人,错杀任何一个好人。像包青天这样的大官对此都这么以身作则了,那么手下的刽子手自然也是会十分尊重人命的,就算有的刽子手对人命不以为然,但是在当时的朝廷法律的规定下,他们在听到刀下留人的时候,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倘若没有听取,而直接行刑,如果错杀了,那么这样的后果他们是承担不起的,会性命不保。
宋朝相比于其他的朝代,其实它是十分注重百姓的。在其他朝代,很多的官员,在发现自己对案件误判的时候,大都会为了自己的清誉和官位而选择不提,更不会为了他们重新审判,伸张正义,因为官员的威信是比百姓更加重要的。而宋朝就不一样了,官员的威信是远远比不上一个百姓的人命的,政治制度的严明,使得那个时候的刽子手不敢轻易的杀人,除非是那种已经甘心认罪,或者是已经确定有罪的人,他们才会放心决绝的下手
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宋朝法律得以延续修订,清朝加以完善
虽然在古代,草菅人命的事情时有发生,百姓的性命也确实不值钱,但是在宋朝时期是一个例外,宋朝的法律很好的维护了百姓的性命和利益。随着时间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宋朝的法律制度也被后世不断的完善,虽然中间出现了很多的波折,但是到了清朝,这一法律制度还是得以继续任用,只要在行刑前犯人喊冤,那么就必须要停止,不过清朝时期这一制度和宋朝时期的还是有了一些改变的。
宋朝时是只要犯人在行刑之前喊了冤枉,那么朝廷就会没有任何的条件去为犯人重新审理,但是清朝不一样,清朝加了一条律法,那就是被处决的犯人在行刑前喊了冤枉,要想重新审理案件,就必须滚过全部都是钉子的床,只有滚过去了案件才可以被重新审理。
无论是宋朝还是清朝,虽然刀下留人这样的情景剧让人看了确实觉得狗血不真实,但是这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根据宋朝的法律制度,只要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会立马停手,换成是任何人估计都不敢下刀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