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多朋友说没有看到装甲车,图一桥下挂着的就是了。这是一台轮轨式悬挂装甲巡逻车,内部有配备机枪。这种装甲巡逻车在国内独一无二,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见。现在的样子是被改造后的,战后改装成检查维修车。

桥梁内部不是违规进入,左侧被人打开了一道门。地面上双侧轨道,内侧的是护轮轨,防止列车脱轨掉入江中。桥梁于1932年3月开始设计勘探。1932年11月5日开工建造,由日本铁道研究会设计,桥梁材料(钢铁出自日本神户川崎车辆厂,把饭制铁厂制造)是从日本经大连运输到哈尔滨,1934年8月建成通车。列车通向的终点是佳木斯,并且在佳木斯段也有江桥跟桥头堡,很可惜佳木斯拆除了桥头堡(网友提供信息)。

在大门旁边就是通往这座七层楼高桥头堡的通道,外面的门跟内部的门都是敞开的。这里是真正日本人的碉堡,从外观可以看到有很多的设计孔。

2014年上映的白日焰火曾在桥头堡取景,当时片段里火车还在通行。桥头堡上的机器孔非常多,可见当年日本对这种桥的重视程度。

这个入口直接进入的是四层,也是看起来最普通干净的一层,很多渔民在这里储存捕鱼用具。

除了第四层,其余每一层都有非常多的红色标语,现在这个年代的标语已经是文物了。

这里的天空看起来都要比市区开阔,空气感觉也好了很多。在不同的地方,总能触摸到不同的风景。

这上面的文字看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写的是什么,有看出来的评论区见。

从墙面破损的红砖看,这里不像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右侧都透亮了,要是砖混结构做到了七层高可不是一般牛了。

昨天在铁轨上发现的文字,u74代表的是工艺成分(c、si、mn、s、p、v、nb)含量,其余信息是1993年制造,60kg/m。

关于这座桥的施工人员,由日本人石村长七任所长负责桥梁施工关东军负责施工现场警戒。共有39435人参与了建设,有日本人,朝鲜人还有中国劳工。当时日本木工日薪4.5元,中国木工日薪2元。锻造工日本人日薪4.5元,中国人日薪1.5元,力工日本人日薪3.3元,中国人0.8元,朝鲜人工资高于中国人低于日本人。工作时间,冬季每天8小时,夏季每天10小时。危险的桥墩沉箱施工,日本技术工人三名,监工三名,其余全部是朝鲜人跟中国人。这座桥梁就是日本侵华的铁证,上面很多用料地方记载着生产时间跟生产地址。

作者:庄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