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中秋

到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看病患儿增多

除了儿童行为发育方面的问题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更是来势汹汹

儿保科主任覃三春表示

秋季儿童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并带来了一份防治攻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本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诊断为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上感,但90%以上为病毒所致。营养不良、缺乏锻炼、过度疲劳及有过敏体质的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此外,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婴幼儿易患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四种类型你会鉴别吗?

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分为以下4种类型。

一、一般类型上感

轻症。患儿只有局部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痒、咽痛等,多于3-4天自然痊愈。

重症。表现为全身症状,尤其婴幼儿起病急,多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甚至高热惊厥等症状。年长儿也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常持续2-3天至1周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简称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学史,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初期感染性最强。

典型流感,往往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有的可引起支气管炎、中耳炎、 肺炎等并发症及恶心、呕吐等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

三、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起病急,出现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等症状,病程约1周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引起,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的伴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

预防方法有哪些?

1、居室应宽敞、整洁、采光好

室内应采取湿式清扫,经常开窗通风,成人应避免在儿童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

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增减衣服,既要注意保暖、 避免着凉,又要避免过多地出汗。

2、注意饮食健康

合理喂养儿童,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要营养平衡,纠正偏食。

3、多进行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家长护理患儿有妙招

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家长要怎么做?

1. 患儿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采取分室居住和佩戴口罩等方式,进行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应避免空气对流。

2.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刺激。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饭后喂少量温开水清洗口腔,年长儿饭后漱口,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痂,咽部不适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发热患儿要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保持皮肤清洁,温热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勤测量体温,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若有高热惊厥病史者则应及早给予处置。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咳嗽的性质、神经系统症状,口腔黏膜改变及皮肤有无皮疹等。使用解热剂后应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的患儿使用镇静剂时,应注意观察止惊的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