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2日上午,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邀请部分上海高校和科技服务机构组成交流组赴泉州市科技局进行科技交流和对接。主要学习泉州技术转移工作先进经验,探索两地开展科技合作的可行性,促进两地技术转移协同发展。

本次交流会由泉州市科学技术局林清京调研员主持,主要参会单位有泉州市科技局、泉州中研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新竹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泉州师范学院、黎明职业大学及上海科学技术交流组。会上,各单位就技术转移工作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各自提出了后续改进技术转移工作的相关意见及方案。

泉州中研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和泉州市重点科技型服务企业受邀参加此次交流会,负责人庄景阳同时兼任南安市知识产权协会会长,通过结合参会人员和自身在促进技术转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2点建议——

对技术转移的项目进行评估评价,发明人以投资方的身份建立初步意向,借助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这样能够达到的好处是通过对项目进行初步估价后,可实现价格的公平性。其次,当发明人作为企业股东时,经评估后的项目资产可以作为发明人的出资,减少了现金投资,并且该项目的评估资产作为出资款时可当做企业的成本进行摊销,这样企业可减少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成功案例有:发明人黄少杰与中维司(福建)认证中心(有限合伙)共同经营福建茂田科技有限公司时,通过评估机构对黄少杰拥有的高精密球头研磨机、高精密切割机及多工位夹钳3个项目(含多个专利)进行估价,最终以知识产权价值1120万与现金5万元出资占股,以占总股权的75%成为福建茂田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

关于实现技术在线对接投资方案,联合南安市知识产权协会、高捷科技控股(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市风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一款项目服务平台。风擎网络凭借其软件开发的优势,将会员与项目管理打通,上线的项目均是参加“科技创新展览会”后获奖的项目,均申请专利并产生样品或产品,投资人可以在线直接选择项目查看是否适合投资,可在线填写投资意向书,意向达成后可直接进行投资并成为项目股东,借助项目早期在线优势,投资方式可通过最小投资额实现股权最大化。

林清京就科技项目的落地提到了以下两点建议:技术转移中的项目需经过小试或中试,这样可以减少投资方的风险;泉州是一个制造业比较活跃的地级市,为了促进科技成果技术落地对企业的帮助,泉州市出台了买方的相关补贴政策,所属地为泉州的企业,对于其所引进的技术成果在泉州市内落地的,可按一定比例对购买方进行资助。

泉州中研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泉州市现代服务业领域之一,9月18日受邀参加泉州市“十四五”规划现代服务业领域座谈会,就进一步做好泉州市“十四五”规划现代服务业领域研究开展座谈交流。通过结合两次的座谈会,大家都表示技术项目转移的难度和技术经纪人的规划培训等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庄景阳向泉州市发改委提出了建议:通过借鉴厦门市技术转移机构的认定扶持办法中提到的经厦门市科技局确认设立的技术转移机构,给予每年50万元,连续3年的财政补助。建议泉州市政府对评定为省级技术转移机构也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以鼓励各技术转移机构及技术经纪人的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通信员:黄剑毅 方智勇)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组成员名单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王海春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成晓建

上海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孟 琦

上海海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莫剑英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科长吴雨欣

上海化工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助理卢 浩

绿丞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奕坚

上海澹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管 淼

上海汇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智推宝部副经理姚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