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最喜欢描绘一幅场景,

淅淅沥沥的雨幕下,

撑上一把油纸伞,

踏进青石铺就的古道,

然后看着道路两旁老旧的古房子,

度过闲暇时光。

而在大同这儿,我想是找到目的地了。我们在隔天的上午出发,往华严寺而去。

01

从辽而来——华严寺

华严寺最初建于辽重熙七年,《天龙八部》的契丹族,就是辽国的子民。目前这里也是我国保存最大的佛殿宝殿。

梁思成先生在《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称赞这里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国宝”。在建筑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意义。

辽代时期佛教盛行,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佛文化的追随者。其实佛教的很多理论、行为,都跟心理学是融会贯通的。

举个例子,佛家里面的打坐,跟心理学的静观,都是通过“静”,而使人平缓思绪,戒骄戒躁。此外佛家放下执念的思想,也跟心理学“活在当下”的思想重合。

不去纠结、后悔于过去,不去焦虑、担忧未来。活在当下,感受当下,简单而又洒脱。人自然也没有那么多的包袱。

02

北魏——云冈石窟

除了华严寺,大同与佛文化之间的联通还有云冈石窟。我们是下午过去的。

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连贯起来约有1公里。大同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一直作为北魏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云冈石窟,便是由北魏皇室主导修建。集中了当时全国的人力物力。

团队老师给我们讲解着北魏与佛家之间的故事。从北魏太武帝灭佛,到北魏文成帝修建云冈石窟。我们完全沉浸在历史的时空里。

游牧文明跟农耕文明在这片土地上,辗转来回,大同一度成为战场的前线,兵家必争之地。安定、祥和的日子大抵是每个人的诉求。佛的文化,在这里成了信仰的寄托。

我跟L并排走在一起,眼角余光瞥见她欲言又止的模样。我说L,在想什么呢。

L先是摆摆头,后又忍不住说道:“你说人有信仰,是不是内心就有了寄托的地方,也就不觉得那么孤单彷徨了。”

L接着说道:“我身边都是一些很优秀的人,他们工作上很出色,人际交往上很得体,知识经验上储蓄很多。与他们相比我是那么平凡。”

“内心深处我觉得他们都是我追逐的榜样,可是另一方面,我却拒绝跟着他们的脚步走。我努力地生活与学习。每天睡觉五六个小时,我在周末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可是我却一点都不觉得充实。精神上依旧空虚的可怕。”

“父母打电话问我最近过得怎么样,我说挺好的。朋友问我要不要出去玩,我说改天吧。我一个创业的朋友说获得什么之前,先要舍弃掉什么,可我看他过得也不开心,那他获得了什么,舍弃掉了什么。

“所以刚老师说到信仰的时候,我不禁觉得自己就像一小截木头,漂泊在汪洋大海上,也不知道将要漂去何处,内心充满了迷茫。”

我对L说没关系,我们在行程里安排了学——认知结构调整的环节,目的就是解决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心里面心心念念想的是什么。然后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就不会那么迷茫了。

03

雁门关——白草口长城

雁门关的行程,我们安排在第二天。它在代县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从战国时期,一直到近代中日战争时期,雁门关这儿,都留下了不少的英雄故事。

有秦朝蒙恬领兵三十万从雁门关出塞,有王昭君坐着车马从雁门关落落而行,有杨家将在这里以少胜多,大败辽兵,也有近代八路军在这块地方伏击日军车队。

中原大地上留下了太多的人文故事。我们去了雁门关——白草口长城。印象中的长城画面,都是铺就的整整齐齐的砖石,横亘在山峰之巅。

而这里,充满了时间的痕迹。

长城之外的长城。毫不意外的打破了我们固化已久的观念。太平不去粉饰,当知岁月之艰

我想我们应当更多的去接触这些场景,修炼己心。

网上不是常说一句话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团队的线路策划的确很不错,从自然场景,历史故事,心理学,多方位,多角度的去引导大家思考,去感悟,从而提升自我的精神世界。这才是自然心适旅行的意义。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