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房过程中,一共有多少环节?

在这些流程中,因每个人条件背景不一样,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差异,有哪些问题在买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征信问题

我们曾经在前面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作为房产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征信。房产说到底玩的是金融,若没有良好的信用,是没有金融机构敢借钱给你的。

一般情况下,比较严重的是出现“连三累六”。什么是连三累六呢?

指两年内连续三次,或者累计六次出现逾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银行要么大幅降低贷款额度,要么就直接拒贷。

也就是说,若偶尔有一次,两次忘记还款了,一般是没问题的。若这一次两次忘记还款是两年之前,那么,基本是无影响的。

但是,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不论哪种情况,欠款都要尽快还清,在想起没有还款后,第一时间先把欠款转进银行卡,此时,要特别注意一件事,那就是立刻给银行客服打电话说明情况,这非常重要。

现在不论是房贷,信用卡,还是网贷,还款都是系统自动扣款,一般会每天安排两次扣款,如早上8点一次,晚上8点一次(不同金融机构安排不一样),也就是说。若晚上11点睡觉时,突然想起来没转房贷,立刻转进去,也只能第二天扣款了,那么理论上就会产生逾期。

此时,不管几点,我们立刻操起电话,打给客服说明情况,表示不是恶意欠款,银行不上报征信中心,那么征信就没问题。

对于已经有过2——5次逾期情况的小伙伴来说,需要做房贷时该怎么处理呢?

解决策略:

1、有的银行不好做,那么换银行,可以选小银行,大银行政策严。

2、多准备资金放卡里,出示给个贷经理,“我只是粗心忘事,但我不缺钱”,适当时候,可以买点保本理财。

对于目前已经出现了连三累六的小伙伴呢?

做房贷,只能换核,比如换成爱人做主贷人,但比较悲催的是,现在很多银行会审核夫妻双方的征信,这个就难处理了,得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顺带提一下,我们经常会看到广告某某可以消除逾期记录,这个可信吗?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不可信的,尤其目前逐步实行的第二代征信,普通机构想随便更改那更是不可能的。但有几种情况确实是可以改的:

1、上报的银行网点自己失误,导致数据上传错误。比如操作失误,客户数据填写错误等。在核实后,银行会上报征信中心做修改。

2、不可抗因素。比如前段时间疫情,你不幸中招,直接被拉走隔离了,那没办法,不是主观恶意拖欠,这种情况在提供证明材料后,也是可以改的。

你已经连三累六了,又无法提供合理说明,这时有机构说可以帮你消除记录,那么立即拉黑,骗子。

二、流水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现在一般的规定是流水是月供的两倍,也就是说,比如你的月供是10000,那么你的流水至少是20000,流水方面才算合格(已经有月供或其他贷款在还,同理,每个月流水=支出*2)。

什么是银行认可的流水?

每月固定时间的工资,奖金,分红(可以做备注,分开打入),固定时间的房租收入,兼职收入等,有的银行认,有的不认。

解决策略:

对于首套房来说,可以不用过于在意,一般情况下,银行对首套还是比较友好的,都会帮你过的。

若流水不够,一般是怎么处理呢?

提前规划,提前准备。提前半年或一年,最好用对公账户,实在没有,个人账户也行,每月固定时间转入基本固定的金额(略有浮动),模拟平时发工资,金额带有小数点即可。

业内一般用招行卡做流水,在做房贷时,打印可以选择隐藏交易对手信息即可。其他银行都是认可的。

三、社保问题

这个问题严重吗?不一定,不同地方不一样。

对于限购城市,社保几乎是必须的(也有一些是通过学历、积分落户,那么影响一般),还有一些城市是可以通过缴纳社保几年即可落户买房的,若选择这个途径落户,社保就是必须的。

其实对于多数城市来说,社保属于锦上添花,有当然很好,若没有只要征信、流水良好,正常房贷也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策略:

若需要社保,但自己不方便交,怎么办呢?(比如养其他城市房票等,目前,国内社保是不联网的,理论上,你交几个城市的社保都是可以的)

1、通过朋友公司直接缴纳。让公司会计把你添加到公司名单中,银行在代扣社保时会直接扣除,然后每个月把钱直接转给朋友即可。

2、直接某宝,搜索地名+代缴社保,选择销量大,评价好的店铺即可。

3、一些财务代账类公司也是可以提供类似服务的,所以当地信息网也能找到,比如58之类。

社保问题并不复杂,主要是需要时间积累,那么在平时我们就要注意,若所在城市对社保有实际要求,而自己暂时无法提供时,就需要提前想办法,问清楚本地相关政策后,早准备早谋划,不至于因此而耽误买房计划。

四、首付来源问题

尤其是楼市火爆时,特别容易触动一些人,生怕落后(早干啥去了),在首付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上高杠杆,甚至不惜高利息借款,只为尽快凑出首付上车。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详述过如何凑首付:买房如何凑首付?

买房是系统性工程,为了凑首付动用高利息借款,后面是需要还款的,本来首付就已经几乎动用所有资金,后续再面临高额还款,压力一定是非常大的。

中途家里一旦有风吹草动,资金链会非常吃紧,生活就非常被动。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比较激进的情况,平时我们该怎么准备呢?

解决策略:

1、所有的刚需,不论早晚几乎都是要买房的,那么平时就要多关注本地楼市动态,多问问自己:

“买房,我还缺什么?资格,资金?怎么获得?”

“我要买在哪个版块?”

“预算是多少?”

“对应的能买什么样的房子,面积段,新旧程度,是否考虑学区”......

在不忙的时候,放下游戏,放下抖音,去看房,大量的看房,就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工夫都是用在平时的。想在市场火热时去抢一套性价比高的好房子?基本是不可能的,市场好,能买到就不错了。

为避免市场踩踏,市场火热时,成熟投资者都是在家喝茶的。

为什么?早已经在平淡期建仓了。

若我们今天突然有想法想买房,看了一周就下定了。

这是高效率吗?

大概率是想当然,作为几百万甚至更多资金量的买卖,实在不应该这么草率。我们能对这样筛选出来的房子寄予厚望,指望升值迅猛吗?

很难。

估计你也没啥信心,所以,才有了著名的——反正自己住的,涨跌无所谓。

怎么可能无所谓呢?

有人说,我就是这么买的,也涨了几十万了,当然不排除有赌赢的。

买房,不是赌博。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生活的更有质量,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很多时候,甚至一套房,就是一个阶层,所以,买前多做调研,多向有成果的人请教学习,争取买到升值潜力大的房子。

升值潜力大,对首套房重要吗?

非常重要。

这是你下一步进阶的跳板,也是你树立楼市信仰最好的理由。不论别人说多少,都不及自己实际进账几十上百万,那种感觉,会让你着魔。

2、资金的准备。资金的来源无非就是那几个途径:自有,6个钱包,亲戚朋友同事,信用卡,信用贷等小额贷款等。

这里面最好的是哪个?

除了自有和家人给的,最好的是朋友同事的。为什么?

不是利息问题,是不上征信。

所以,平时做个大方人,多助人,多请吃吃饭。买房前,提前打个招呼,众人凑凑也是一大笔钱。

顺带说一下信用卡。

卡也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平时多用卡,不但能积累信用还可以不断提升额度,有5、6张卡,每张养到10万左右的额度,那么就是50万随时可动用的资金,再加上提一下临时额度和可能的卡背后资金,几张卡套出百万资金还是有希望的。

但这需要长时间有技巧的用卡,玩卡是个精细活,得花长时间慢慢积累,所以,立刻行动起来,生活本就没有简单的事,简单意味着没有价值。【转发文章并截图,联系笔者,即可赠送一套信用卡教程,申卡养卡提额的方法技巧,有兴趣可以联系】

五、首付后,需要留多少月供资金

这个问题也经常被小伙伴问起,这个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

对于成熟投资者而言,基本6个月甚至3个月的月供金额即可。

为什么?因为有足够的底仓,可以多渠道调动资金,资金链虽然紧张,但不至于断裂。

对于新手来说,业内一般的说法,是保留18——24个月的月供资金。这样,即使生活中突遇变故(比如家人生病之类),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有人问,为什么是24个月?

1)还满一年月供(有的还满6个月即可),部分银行可以提供月供贷,可以做新贷款,也可以凭借房产申请新的信用卡、信用贷之类。

2)经过一年时间的积累,第二年基本月供应该问题不大,若实在资金紧张,即可选在满2出售(小部分限售城市这条不适用)。

3)可能的房产涨幅。两年,若选筹不太差,房产也是有一定涨幅的,那么也是有一些操作空间的。

以上是刚需买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买房就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刚需买房最重要的是什么?

买得早。

买得早胜过一切技巧,试想,你15年买入敞亮的次新大三房,那么现在......

所以,尽快做准备,各方面时机合适,大胆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