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人物的一篇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爆了全网的舆论。

大多数人这时候才发现,穿梭在人群中的蓝黄外卖骑手,数量居然已经达到700万,近乎成为了城市里的一道背景。

这些城市居民每日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不会去仔细留意的群体。经过这篇报道,我才初窥他们外卖生涯背后的残酷一面。

为了追赶不断地压缩的送达时间,违规,冲刺,在道路上的死神擦肩而过。看似自由的生活,却无处不在地渗透着名为系统的触手。

01“骑手的生活”

01“骑手的生活”

随后的几天,我又在观视频网的睡前消息频道里,看到了一个针对外卖骑手现况的专题视频。视频大概采访了十来个外卖骑手,并且在开篇用跟拍的方式,采访了一名月薪过万的外卖小哥。

为了获得这个薪水,从早上八点半开始,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不论风雨,直到晚上十点。从这个月的头,一直做到尾,也就是说无休。甚至有时候来不及吃午饭,午饭和晚饭也可以混在一餐就解决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路上吃饭。

由于长期的送餐经验,他脑海中只要看到订单的商家,就能准确地描绘出位置在哪,怎么去更近。甚至知道很多小区的门牌号码规律,方便去找。

工作过程中,没有合同,也不包含什么五险一金,只有很简单的一天几块钱的意外险。但是在实际的送餐过程中,却要使用他改装到,可以续航两三百公里,时速可达80km的电动车,不断违规,逆行、闯红灯、超速。。。。。。

配送站点、算法、薪水的激励、新涌入的骑手,一环一环地挟持着他跑得更快。他自己也不想告诉老家的亲人,自己每天在路上飞驰,因为怕他们担心。

事实上,我认为视频中的他,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

当有人问他,你们这还跟着拍的时候,他也会咧开嘴,笑着说:“记录美好生活嘛。”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着规划。打算趁现在能跑,挣上些钱,以后回老家和朋友开个餐馆。

人物杂志的这篇文章,揭开了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权益,也引发了话题讨论,可是却无法触达他们本身。

02“无法传达的声音”

02“无法传达的声音”

在视频中采访的十几名骑手,只有一位看过这篇文章。他的教育经历到高中为止,对于同行业的状况比较关心,平时喜欢读书和看新闻,也会在网上发言。

当他看到这篇文章,并转发到同事群时,并没有什么人回应他,更别说引起什么讨论了。

这篇描写他们生活,并广泛传播的文章,却反而传达不给他们,简直像有一个信息的沟壑。这也体现了文化产品在传播时是分层的,看着这篇文章的读者和骑手,活在两个平行的层次。

真是感到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面对社会媒体的关注,面对自身的核心权益,作为主人公的外卖骑手却听不到呼声,更别说做出什么改变。

我不由想到了一个经典的形象,戴着镣铐和枷锁的奴隶,呐喊着用手撕扯脖子上的锁链,渴望挣脱束缚。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这种事情要出现却太难了。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是对工作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榨。身处工作旋涡里的人,每天要面对的,是手头的下一个订单,是站点的催促,是紧迫的生活。他们被推动的越来越快,却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更无暇思考未来。

同时,他们的社交时间也被不断压缩,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社交。在进入了这一行后,认识的大部分都是路上的骑手,圈子被进一步固定。接收到的信息,大部分是圈子里的信息。

最后,往往是一些旁观者,去发现,调研,找出问题所在。

面对骑手违章的问题,视频中被采访的另一个骑手认为,在超时和差评的压力下,违反交通规则,几乎是所有新手进化成老油条的必经之路。但是,他们却几乎没有任何申诉和反馈的渠道,毕竟都是顾客投诉骑手,哪有骑手投诉顾客的呢?

其实他们需要的也不是顾客的怜悯,没人喜欢被怜悯的感觉。

尽管工作条件恶劣,且伴随着危险,骑手也完全不缺。但视频中在工厂工作过的骑手,却觉得骑手比工厂的工作轻松,收入也高。

这也让我一定程度的感受到,中国制造的低价质优意味着什么。大量群众在看不见的工厂角落作为一个齿轮零件,不断运转。我们在为中国制造骄傲的同时,也在付出着很大的代价。我们还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道路还很远。

只要骑手这个行业不缺人,只要现任的骑手没有更好的去处,只要骑手没有发声的意识、没有发声的渠道,目前的状况大概还是很难有变化吧。

在这个平台经济的时代下,平台看似没有员工,却用隐形的绳子牵动着百万劳工,平台的责任界限,到底该如何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