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连杰成名之后他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三十岁以后,我一直指责自己,后悔拍摄《少林寺》!”当大家听到这句话时,都表示非常的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林寺”是李连杰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成为“功夫皇帝”的基石。没有“少林寺”之火,就不会有后来备受期待的“功夫巨星”李连杰。从逻辑上讲,李连杰应该感谢“少林寺”,因为“少林寺”捧红了李连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李连杰有自己的说法:“因为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后,他们甚至剪头发练习武术,与他人竞争并误入歧途。”也许当时57岁的李连杰感觉到自己生命的前半段过的太虚浮,那时的他正坐在靠努力工作积累的数十亿美元财富中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半生,他不再梦想物质生活。他追求的更多是一种社会责任。他行善,为佛教祈祷,并信仰藏传佛教。他不再热衷于战斗和杀戮,厌倦了世俗的战斗,他只想生活在和平中,并具有“钱财乃身外之物”的心态。因此,他会说“非常遗憾”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少林寺”可以激发孩子们练习武术的欲望,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成为和尚来实践自己的理想。这显示了“少林寺”的魅力。实际上,“少林寺”不仅影响几个毛头孩子,而且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少林寺”有多受欢迎? 1毛钱的电影票卖出1.6亿张 ,票房1.6亿人民币。1982年,香港导演张新彦来到大陆拍电影。与过去的华而不实的邵氏电影不同,张新彦决心制作一部真正的中国武术动作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需要电脑特技,就得一拳直击,每一步都必须真正成为功夫。苛刻的要求吓跑了原定的香港演员,张新彦只能在内地找到新演员。当时,大陆还没有“功夫电影”的概念,也没有专业的功夫演员。从一开始,拍摄就处于两难境地!

张新彦突然想到:“既然找不到武术演员,那就找武术冠军表演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员们设计了自己的动作,扮演觉远的李连杰是五项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扮演王仁泽的于成辉是青岛武术的全能冠军。扮演谭宗大师的俞海是一代武术运动员。扮演白头鹰的季春华来自浙江武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员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他们的功夫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在电影中展示了拳头。螳螂拳,地拳,醉酒剑和醉酒棍打开了观众的视线。从主角到配角,所有武术冠军和新秀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实践经验,再加上精湛的表演技巧,“少林寺”不容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票房超过一亿是正常的,但是在1980年代,1.6亿票房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按收入计算。 1982年,人们的工资只有20元,现在的工资是2000元。换句话说,1982年的1元人民币等于现在的100元人民币,1.6亿票房,相当于目前的160亿。

如果按购买力计算,1982年的1元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70元,而1982年的1.6亿票房,相当于今天的112亿。

如果按照票价计算,1982年的电影票是1毛钱一张,现在的票是30元左右,1982年的1.6亿票房相当于现在的480亿。

无论如何计算,《少林寺》的票房都是几百亿。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