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珍藏宝物欣赏,明代《芙蓉鸳鸯图》轴,寓意吉祥,形象真实生动,突破了绘画的平面效果,显现出浮雕状的立体感,表现了刺绣工艺的装饰趣味,堪称传世衣线绣中的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芙蓉鸳鸯图》轴】

明(1368-1644A.D.)/浅玉色暗花缎地/五彩双股合捻的衣线绣花/高140厘米宽51厘米

这是一幅以芙蓉鸳鸯为主题的观赏性刺绣立轴,产于中国刺绣的传统产地山东。山东古属鲁国,在公元前5世纪,这一带桑麻遍地,已经是著名的丝绸产地了。当地的妇女心灵手巧,普遍会刺绣精美的花纹。后来山东地区的刺绣就叫做“鲁绣”。元、明时期,鲁绣使用的绣线是用双股丝合捻起来的丝线,这种线叫“衣线”。用“衣线”绣成的作品,也有人叫它为“衣线绣”。“鲁绣”常以暗花绸、缎作为刺绣底料,用线粗,针脚长,丝理疏朗,坚固耐用,具有苍劲有力,爽朗豪放的独特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寓意吉祥的绣品,多在祝贺婚礼时张挂或作为礼品赠送。鸳鸯是雌雄偶居不离的匹鸟,芙蓉古代被当作贞洁的象征。把芙蓉和鸳鸯绣在一起,寓意爱情的坚贞和高洁。

《芙蓉鸳鸯图》的构图,鸳鸯鸟在画面正中偏下的位置亲昵地浮游。上半部满布五枝芙蓉花,鸳鸯和芙蓉占有绣面的主要地位,突出了主题。绣轴在左侧及下方填补芦苇、红蓼、秋海棠、山石、荷花、小草等,点缀出秋天的意境。绣面上没有大面积的堆铺,这能使绣品节用工料,而绣面则疏朗舒展,活泼丰满。

这幅绣轴用浅玉色折枝牡丹、月季暗花缎为底料,以较粗的双股合捻的衣线绣花,花纹苍劲有力,富于立体感。加以采用蓝绿、灰绿、灰蓝、暗红、月白等浓郁沉着的色线,使绣面气质浑厚,与江南闺阁绣用细丝淡彩的风格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北方及东北地区民间刺绣所具有的朴素健壮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不同的花纹影像施针是这件绣品的成功之处。如:用长短参差的“擞和针”绣制芙蓉花、叶、石和鸳鸯;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的“打子针”绣红蓼凸起的栗粒状花;用起针、落针都在花纹边缘、线条平行排列的“缠针”绣芦苇及红蓼叶子;用针线穿绕成长约3厘米的辫子形线条的“辫子股针”绣芦花、小草和叶。这就使针工和丝理呈现出物像的质感,更加使形象真实生动,突破了绘画的平面效果,显现出浮雕状的立体感,表现了刺绣工艺的装饰趣味。这件绣品,堪称传世衣线绣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