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冈村宁次对冀南进行了大型的扫荡。日军派了大概有5个多旅团。史称“四二九大扫荡”。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什么打游击的经验。八路军一方面要抗战,一方面要注意国军,处于两难的境地。杨宏明和文建武,召开了大会,总结教训,继续开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敌人很快用了新的包围方法。隔断每一个县,破坏我军的经济。冀南区损失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 1943 年,敌人在冀南的据点,碉堡越来越多。抗日变得跟更加困难了。根据地的面积也变得越来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日军的特殊手段,抗日群众死伤大半,冀南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日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冀南抗日根据地里还驻有高树勋的第三十九集团军部队。该部与日军血战月余,最后突出日军重围后,为摆脱日军追击,一夜急行军120公里,绕到西侧日军的背后,高树勋亲率主力奔袭,歼灭日军一千余人,大获全胜。

5月中旬又被日军合围,在日军轰炸机,装甲部队的攻击下坚守十余天,伤亡惨重。高树勋派出最精锐的第十五师第六团坚守阵地阻敌追击。后来,高将军带着队伍去了安徽。

此次作战,国军部队死亡大概有近五千人,伤亡比例和日军近乎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月二十七日,三个支队的日军在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还算上伪军,五万多兵力分成八路,同时进行包围作战。

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军区的管理层和大部分兵力都进行了转移。

剩余的部队里的,仅有曾思玉和王晓波,这两位领导阶层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的指挥下,战斗部队官兵拼死冲击打开缺口,掩护机关人员和民众冲出包围圈。最后进过了很久才突破敌人的封锁。

八月,冀南军区开始实施报复。

在冀南地区四处出击,展开广泛的游击战、运动战,攻击拔除日军据点仅至九月底,一个月就与日军交战五百四十多次,歼灭日军四千余人。但付出的牺牲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