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少帅认定他是继承人?抗击日军,东北军真的后继无人?

89年前,东北部队撤退至关内,核心主力军就接到任务,他们要立刻启程去江西到陕西的战区,尾追堵截路过的红军。胜利并没有那么顺利,不见歇的战争让他们斗志消耗殆尽,低效率的作战方式起不到作用,一心归乡的士兵们丝毫提不起劲头,屡战屡败,人员上的不作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加速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变发生不久,更大的噩耗在营里四处流窜,少将张学良被蒋抓捕,软禁在一个小房子里,失去了将领直接导致队伍的溃散,就在大家要丢盔弃甲,一哄而散的时候。有一个人默默的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毅然决然的跳出来,他看着周围的人,深感责任重大,还是义无反顾挑起重担,他的名字叫做于学忠

于的身份可不一般,怎么说呢?他是少帅看好的年轻精壮的军官,张对这类人才很重视,立志要培养属于自己的中坚力量,于是在当地的武堂精心挑选,恰好相中了他的师弟于。于早年在吴佩孚的手下干过一段时间,张觉得他骁勇善战,给了他领兵上前线的机会,于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日军野心越来越大,借着各种明面上的说辞大肆踏入华北的地盘,叛徒殷汝耕仗着敌寇的气焰,光明正大的花钱收买百姓,嚣张跋扈,甚至要成立伪军,无恶不作。于最是看不惯这种人,偏偏不要让他好过,专门调取了一批骨干,组成特察员,整天和日伪对着干。

那一群疯子叫嚣中国的法律管不到他们头上,无所顾虑的在大街上抢劫打杀,甚至在军区的门口搞破坏。于暴怒,这是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他一边稳住情绪,一边有条不紊指挥计划方案,让敌寇没有办法找出漏洞来挑衅,大大的挣了一口气,让鬼子憋屈的厉害。

他们可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于是就想出下毒谋杀这样的阴招,于不是吃素的,一眼识破了碗里不对劲,打翻了桌子,逃过一劫。一招不行,再来一招,他们秘密雇了杀手要神不知鬼不觉的灭了他,还没有走到家门口,反倒被警察逮住,被包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一劫,所有的指挥权都交给于,全面抗战他是苏鲁的司令,他组织好自己的部队,训练他们的身体素质,坚韧的维持下去,顽强活着。就算阵营出了叛徒,他一直保持初心,一直到退无可退,才被迫放弃战区,总体来说,他表现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