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先说句题外话。
上一篇关于川普的文章已经呵呵,而那些幸灾乐祸的却还好好的,真是魔幻——它们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充满着无耻的笑声。
说到魔幻,我们不得不由衷赞叹:真是好有眼福,经常免费观看魔幻剧。
这不,就在几天前,河南上演了一场魔幻剧:玉米地里走红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8日,河南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十三五”重点推广品种“豫单9953玉米新品种在鹤壁市钜桥镇刘寨村的15亩高产示范方”,进行籽粒机收现场实测产量验收。
验收现场,验收组一众专家在玉米林立的田间,过了一把红毯瘾,没当过明星的他们,硬是走出了超越影帝的气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弱弱地问一句:袁隆平走没走过红毯?
假如连他也没走过,谁给你们的勇气走得如此洋洋得意,梁静茹吗?
图中可见,在不小的一片区域内,每一个玉米棒子都褪去外皮,用红色锻带扎了起来,与大红的主席台、地毯相映成“嘘”,散发着莫名的恶臭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品种的产量是多少?据验收组称:15亩示范方,亩产测产1127.45公斤,机收籽粒实收产量1044.68公斤,均创历史新高水平!
众所周知,玉米在不同地域产量相差很大,不同品种产量也有很大差别。
东三省春玉米区亩产一般在500-700公斤左右,黄淮海夏玉米区一般在600公斤左右,新疆的产量最高可达700-900公斤。
这样看来,亩产过千公斤确实产量不低(实验田受过怎样照顾,不用想也知道)。
然而,这仅是我们关起门自己比,若放在世界范围内,这个产量好意思跟人家比?
前段时间,有人说过:除了芯片被人卡脖子,种猪和种子我们也被人卡脖子!
能说毛,我们的脖子咋就这么细呢,一卡就憋得满脸通红?
据美国玉米协会发布的美国玉米高产竞赛优胜者名单,2019年创出了平均单产38640公斤/公顷(亩产2576公斤)的世界玉米最高产量纪录。
不足人家的一半!
没关系,不管外面风云变幻,咱们红毯照走,表演继续,关起门来自己嗨就好。
可惜,哪怕关起门业自己比,你们只怕也没有嗨的资格。
9月30日,新疆奇台总场示范田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663.25公斤,打破原有1517.11公斤的全国亩产最高纪录。
美国玉米产量为何如此之高?这个纪录是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创造出来的。
这种耕作模式对于传统耕作而言,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广泛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以秸秆覆盖、根茬固土、免耕播种、化学除草、深松技术为核心,进而减少土壤耕作次数,避免水土流失,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没有领先世界的种子,先进的耕作方式,以及各种农业配套技术措施,想创造高产纪录,谈何容易?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玉米479万吨,今年1月—8月期间玉米进口量为559万吨,同比增加50%,仅8月就进口102万吨,预计全年结束,年度进口量将会刷新历史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每年玉米缺口在4000万吨-5000万吨之间,仅2019年用于进口玉米的外汇就达106.3亿美元,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不只是玉米,其它粮食我们也不能自给自足,我国已连续多年进口粮食超过一亿吨。
如果我们能有更加高产的优良品种,采用更为先进的耕作模式,以我国庞大的耕地基数,做到自给自足并非不可能,甚至还可以大规模出口。
当然,就凭这些喜欢走红毯的“砖 家”,那一天何时会到来?
红毯虽好,也要配得上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