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大小似乎与它的宿主星系的大小相吻合。但这是统计上的侥幸心理,还是有生理上的原因呢?最近科学家的建立的模型提供了新的线索。

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

潜藏在星系活动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太阳质量数百万至数百亿的黑洞有一个奇特的怪癖:它们的质量与宿主的恒星质量相关。这意味着一个星系越大,我们可以预期它的中心黑洞就越大。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呢?黑洞是怎么知道周围星系大小,对于中心黑洞质量与其所在的星系恒星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科学家有三种提议的解释:

1:它是由活动星系核(AGN)反馈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断积聚的黑洞的喷流和风既可以触发恒星形成,又可以通过从星系中排出多余的气体(恒星形成的燃料)来熄灭恒星。这种反馈使恒星形成的速率大致跟踪黑洞积聚的速率。

2:它是由黑洞的生长和星系恒星的形成所引起的,两者都依赖于同一个燃料来源。

如果黑洞的增长和星系恒星的形成都来自同一个燃料来源,那么这两个增长即使它们没有相互影响,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可能导致突然增长的燃料源的例子是:湿合并(两个富含气体的星系的碰撞)

3:统计的结果,不是物理机制造成的

一个被称为中心极限定理的定理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所观察到的星系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自然地产生,这是从较小的结构中逐渐形成星系的统计结果。在这个场景中,黑洞和它的宿主星系之间没有物理连接(这些都是统计数据)

模型

模型

为了检验这些解释中哪一种最有可能,我们需要将模型与观察相结合。最近,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Xuheng Ding)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开始这样做。

模型的结果,特别是黑洞与星系大小红移之间模型关联的紧密性,有力地支持了驱动这种联系的物理机制,而不是统计学的结果。

在这两个模型中,流体动力学模拟更好地再现了相关性的分散性,这表明活动星系核的反馈可能确实是确保超大质量黑洞以与其所在星系相同的速度增长的驱动力。观测到更高的红移,这可能是由于即将到来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帮助我们进一步梳理出这个有趣的联系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