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零点,一年一度的网络“双11”购物狂欢季正式拉开序幕,包括京东、天猫、苏宁在内的头部互联网电商平台,同步开始预售。今年这场狂欢最大的看点,是在直播间。
平台直播:10分钟引导成交超去年全天
近两年来,额外的优惠使得直播间的诱惑一再抢镜各种网络集中促销期。商家看中头部主播的巨大流量,愿意拿出额外优惠来进行秒杀,而越来越多的购买流量也因直播时主播的有趣推荐以及较大的优惠力度涌向了直播间。
通过分析对比天猫618的各维度数据,我们发现直播已经成为商家的绝对标配, 并创造了天猫618的关键增量。几个关键数字:6月1日,淘宝直播1天成交51亿;6月18日,15个直播间成交过1亿元,其中品牌商家的直播间占了9席;而商家直播间数量的同比增幅超过了160%。
今年天猫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21日零点十分,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量就超过了同期全天的成交量。据淘宝直播公布的榜单显示,薇娅和李佳琦预售首日直播总销售额分别录得32.21亿元和33.27亿元,总额逼近70亿元,销售定金超10亿元。
不仅仅是天猫,包括苏宁易购、京东等平台,在今年“双11”也铆足了劲,准备通过直播带货发力。苏宁易购安排了包括两场超级秀直播、超级买手直播、品牌达人直播、厂播、村播等一系列“花样直播”。京东在10月19日的“11·11”发布会上宣布,今年“双11”将坚持品质直播,不仅将邀请300多位明星大咖来到直播间与消费者互动,还有“总裁+”的跨界创新直播玩法。
商家直播:抢流量和推新品的利益诉求
商家直播无疑是今年双十一的一大亮点,平台间也将会加剧在商家和明星等资源上的争夺。
原因在于,商品高度同质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消费分层加剧,价格的敏感性在绝大数消费者身上有体现,主流平台要对优质品牌商进行争夺,直播是一种重要形式。
近年来,介于电商平台与消费者之间,商家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商家的私域流量不足以支撑销售,且最终还要依靠电商平台变现,更不能错过双11大促。商家之所以花费很大力气运营“双十一”活动,是希望于通过直播电商为自身业绩回血。同时,商家充分利用好线上直播的特点,能够提高效率和减少沟通成本,从而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很多品牌也选择在双11期间发售新品,获得更多曝光。新品一般提前30天就会安排上线,在大促期间持续进行营销,包装卖点,优化店铺搜索关键词等,电商平台针对不同程度的新品会给予相应的流量支持,来吸引用户和提升客单价。
相关调研结果显示,64%以上的品牌商家都表示在自己的直播间带货效果更好。随着直播电商迈入“深水区”,对产品熟悉程度显得愈加重要,这能够帮助用户更好了解产品,提高购买率。直播间里百亿补贴后,消费者抢到低价发售的品牌商品,商家因平台扣点比例调低及薄利多销获得利润,电商平台也实现对下沉市场用户的有效触达,多方利益诉求得到了平衡。
总的来说,直播电商成为了今年最为火爆的风口之一。双十一作为电商行业的狂欢日,同样也是直播电商的关键节点。双十一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同的是,相较以往以纯电商为主,今年直播电商成为了重中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