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公布260家2020年市级产业龙头企业名单,涵盖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新材料、能源、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南安企业泉州利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在新材料领域,利昌总经理吕达民入行时间不算长。2015年,他留学归来接管企业,在运营结构上大调整,企业年产能达7亿多元;2016年,他成立海外营销事业部,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而今,吕达民忙着新厂房的选址,计划投资20亿进军光电行业,助推LCD制造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化流程提高部门效率

对于吕达民来说,回家接班是逃不掉的归宿。高中毕业后,被父亲送到美国读书,直至毕业。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接管家族事业,他在美国一家商学院主修工商管理,辅修金融等学科。

但并未如父亲预期那样,吕达民毕业后到了上海,投身金融行业。半年后,在父亲的劝说下才回归企业。他深入基层从财务做起,了解公司成品结构,进而优化成本;而后又接触采购、人力资源、人事招聘,拟定全新一套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企业文化。

在掌握了企业乃至行业的大部分情况后,吕达民与金蝶软件合作开发新的软件系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包括实施ERP系统进行精细化核算和管理,优化流程提高部门效率。

这一方案得到了父亲的采纳,由他执行,并取得了成效。至此,利昌公司所有产品都能够核算出成品结构、单一的产品利润率,产能提高了20%。在这个180多人的公司里,人均产出达350万元。

除此,他也将公司物流进行改革优化,实现效率服务新提升。“以往要将货物交出,都是看哪家物流公司有车,就让谁去送。现在与物流公司达成了深度合作,他们将货柜平板放在我们仓库,司机不用在这边等,我们自行将产品装车,他们再过来接走即可。这样就不会再出现车等货,或者货等车现象。”吕达民表示,在有库存的情况下,如发往上海,12-13个小时可送到,广东只需8个小时。

提高配货效率,提升物流效益,增加与客户黏性,这是吕达民所要达成的。“降低客户库存资金压力,也是我们要做的事。原先客户都需要备库存,下单到收货周期在15天左右,该物流方式实行后,他们只需3天备一次货,缩短时间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率,人员管理方面也轻松,可以往零库存发展。”

现在利昌每天要发出7车近200吨的货物。吕达民表示,这些要归功于公司实力,以及与物流深度合作。2017年,父亲把管理权全都交给吕达民,正式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破产品同质化壁垒

吕达民敬佩父辈们起早贪黑、兢兢业业的精神,但在他看来,彼时产品同质化已相当凸显,企业要发展,创新势在必行。

“环保一直是共同呼吁的主题,PP合成纸、BOPP透明膜是利昌目前主导的产品。PP合成纸是可替代塑料的纸,其聚丙烯可从废弃塑料中提取,而再生纸也可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危害远小于传统的塑料制品。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很容易被注塑成型,可以回收再造粒,是塑料的理想替代品。”吕达民告诉记者。

作为细分领域,利昌目前已经占据国内60%市场份额,年产量约7万吨。吕达民认为,产品差异化、工艺差异化、营销差异化,才是企业新生的突破点。为此,利昌也在不停淘汰普通产品,打破产品同质化壁垒,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企业添砖加瓦。

2019年,吕达民瞄准了光电行业,与国内某知名企业合作,全力在开发反射膜。“目前,全球生产PP材质反射膜企业不多,与传统的PET反射膜相比,能耗低、光学反射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竞争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个新领域、新材料,研发难度较高。”吕达民表示,通过不同技术途径,制造白色聚酯薄膜及以此为基膜在其上进行涂层,进一步改善反射率,是现在和将来不断发展的方向。

“反射膜是LCD背光源模组构成材料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将透过导光板漏到下面的光线再反射回去,重新回到面板侧,从而达到减少光损失,增加光亮度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吕达民告诉记者,该功能性偏光薄膜新型材料项目建设用地还在磋商中,规划用地约500亩,计划投资20亿元,届时年产值可达30亿元。

据了解,2010年前,国内光学膜领域基本处于技术空白期,加之国外厂商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导致我国光学膜严重依赖进口。

“消费者对于高清、大屏显示的需求持续提升,出货面积将持续提升,带动反射膜市场稳步增长。而今,我们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反射膜有望打破国外厂商长期以来的垄断,全面替代进口。”吕达民坦言,届时希望通过深化与重点终端客户的合作,凭借高性价比产品,持续提升在终端客户的市场份额,巩固其在反射膜领域的优势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创业难,守业更难。二代接班,是民营企业一道共同难题。

在吕达民看来,二代接班是两极化,要么拼、要么不拼。“相比父辈白手起家创办企业的浓厚情感维系,二代会更多地实施对于资本的逐利行为。不少家族企业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在企业转型升级当口,面对利润薄弱的实体经济和下滑的产业发展,不少二代着实不愿接手越发艰难的实业。”

“接班意味着要比一代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维稳,在行业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吕达民感慨道,“传承面临的问题,取决于一二代交接,一代愿不愿放权,让你去犯错。之所以能在企业施展拳脚,离不开父辈对自己的支持。”

2015年进入企业的他,2016年就开始在做接班交接事宜,2017年就有完全的决策权。“很简单,看所交出的成绩单就行。一是企业增长,再来是市场份额占比。”吕达民表示,有了父亲的支持后,再来就是新老合作,让父辈管理人员接受自己,沟通、合作方式不能按照等级制度来,把他们当成前辈、老师,更能够打成一片。

“成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内耗。”吕达民告诉记者,留学期间经历,也让他累积不少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加入了学校的华人社团担任副会长,当时参与筹集一场大型活动,仅一个晚上整个社团就有6万美元收入。从活动筹备初期,到落实分工执行,学会融入集体、高效做事,收获颇丰。”

而今,没有停下学习的吕达民在进修厦门大学MBA,尽管忙碌,每周末都会赶到厦门上课。短短几年时间,吕达民不断对公司内部进行优化升级,积极拓展业务,促进公司从单一的区域型企业发展成为面向世界的全球化企业,将打造成为顾客端核心竞争力的高新环保型企业。

海丝商报记者 李杨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