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的小女儿任远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口述了自己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任远芳是任弼时的小女儿,回忆起父亲,她说:我一生中与父亲共同生活总共不超过1年零7个月。但是,父亲的爱却温暖了我一生。

希望女儿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

任远芳出生于苏联,她一岁多的时候便成了“留守儿童”,父母在中国干革命事业,她留在莫斯科的一所国际儿童院里。

任远芳1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家里写信,收到父亲寄给她的回信后,她激动万分。任弼时在信中表达了对女儿的思念与关怀,并说:“你大概已经长大了,我们多想看看你呀!哪怕是你的一张照片。”

在一封来信中,父亲叮嘱女儿:“亲爱的女儿,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并且再三询问女儿的学习和身体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任弼时夫妇非常高兴,他们欣喜地给女儿写信:“不久以前,新的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民今后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为此,需要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专家和干部,望你更加努力学习,并在苏联完成学业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

告诫女儿学习要踏踏实实,不能骄傲

1950年,健康状况欠佳的任弼时去莫斯科疗养,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儿。他教女儿识汉字、说汉语,父女俩都十分珍惜这难得的相聚。

任弼时尤其关心的是女儿的学习成绩。一天,他提出要看女儿的作业本。任远芳一一拿出来让父亲过目,父亲看到女儿的作业写得很工整,并且很少有错误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任远芳还特意拿出自己的记分册让父亲看,当任弼时看到女儿记分册上各科全优的成绩时,十分高兴,称赞道:“我们卡佳(任远芳的俄文名)不错嘛,各科成绩全优,爸爸给你打十分。”

任远芳说:“我们老师也夸我聪明,老师说我是天生的学习能手,一点就会。”语气里满是自豪,甚至有点飘飘然。

任弼时见状,脸上的表情立刻由晴转阴,他严肃地告诫女儿:“学习要踏踏实实,不能骄傲!哪有什么‘一点就会’?谁的成绩不是靠努力得来的?”

任远芳见父亲的脸拉了下来,便不敢再说话了。

对女儿疼爱有加,却从不溺爱

回国后,任弼时成了任远芳的汉语老师,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任远芳很快就可以和周围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

任远芳说,她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又长期不在父母身边,但是父母从不溺爱她。刚回国时,任远芳经常和父亲的秘书一起下棋玩。小孩子嘛!好胜心强,任远芳一输棋就发脾气、耍赖。任弼时对此非常恼火,他严肃地批评了女儿:“输赢靠本事,不是靠耍赖。不想输就要练好自己的本事,哭哭啼啼算什么。”

自此后,任远芳再也不敢耍赖了,她虚心向赖叔叔(任弼时的秘书)学习棋技,而且进步很快,在学校的跳棋比赛中还获得了第一名。回忆起这件事,任远芳说:“这当然有父亲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