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共同开展对1949年至1953年间群众歌曲的评奖活动,经过由下而上的推荐,从4年间全国发表的万余首歌曲中,评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一等奖。然而,这首歌的词作者究竟是谁?当时并没有人知道。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像嘹亮的进军号角,鼓舞着广大指战员为了保家卫国奔赴朝鲜战场,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英勇作战。

那么,这首歌是如何诞生的?这还要从曾参加入朝作战的人民志愿军炮一师二十六团五连政治指导员麻扶摇说起。

一首出征诗

1950年10月,人民志愿军炮一师奉命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参战前夕,连营团层层召开誓师大会。麻扶摇作为五连政治指导员很快拟好了全连的出征誓词,但又总感到意犹未尽。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鸭绿江对岸翻滚的战火,战士们激昂的求战情绪……时刻萦绕于麻扶摇的脑际,使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总感到还应写点什么。

于是,“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词句涌上心头,麻扶摇连忙抓起了笔,一篇短诗一会儿便跃然纸上。这就是后来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原歌词,即以一首诗的形式诞生了。

次日,麻扶摇把这首诗作为全连出征誓词的导言,写在黑板上,并向大家作了宣讲,大家一致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全连指战员的共同心声。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办的《骨干报》都先后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当时,连队中一位略懂简谱的文化教员为它谱了曲,并在全连教唱。10月23日部队入朝时,全连战士就是唱着这首歌跨过鸭绿江的。

一篇战地通讯

后来,麻扶摇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入朝的部队都唱着一首曲调乐观、雄壮而坚定有力的歌曲,歌词与自己那首出征诗的内容基本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志愿军入朝前夕,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我们部队进行采访时发现了这首诗,认为它主题思想明确,战斗性强,很适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于是,就在第一次战役之后他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中,把这首诗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并作了个别文字的改动,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当时他在文章中说:“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通讯,并把这首诗以大一号的字体排在标题下面,在突出的位置介绍给读者。就这样,这首诗又从朝鲜前线传回国内。当日日夜夜注视着朝鲜战局,关心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祖国人民读到这首诗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支战斗歌

当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这首诗,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当天很快谱出了曲。同时,他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最后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11月30日《人民日报》和12月初《时事手册》半月刊,先后发表了这首歌,不久又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由于这首歌的曲调强烈地表现了抗美援朝英雄岁月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因此它不仅是一首好军歌,而且也是一首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它一经问世,即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名,再次向全国推荐;4月2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通知规定,以《国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两首歌曲作为全国人民“五一”劳动节游行的基本歌曲。

1953年,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共同开展对1949年至1953年间群众歌曲的评奖活动,经过由下而上的推荐,从4年间全国发表的万余首歌曲中,评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一等奖。为了给这首歌的词作者颁奖,有关部门几经周转才在炮一师找到了麻扶摇。

不久,麻扶摇在《解放军文艺》上首次披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词原是他写的一首出征诗。以后,所有刊物再发表这首歌曲时,词作者由“志愿军战士”改署为“麻扶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