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蛇肉吗?来香港品尝这道美食吧。

繁华的香港中环阁麟街有一家百年老店,店名叫“蛇王芬”。该店的主打菜品是一道蛇羹,取名“太史五蛇羹”。

太史五蛇羹,粤菜中的一道名菜色,以蛇为主要材料,加入鸡、鲍鱼、木耳、香菇等煮成汤羹。其中的“五蛇”包括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水蛇、锦蛇等。

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太史五蛇羹是一道有故事的羹品。“太史”指的是晚清广东翰林江孔殷。江孔殷,广东人,在清末最后一届科举殿试中高中进士,曾在翰林院供职,故被人称为“江太史”。

辛亥革命后,江太史退出政坛改为从商。他尤喜研究美食,创制出的菜肴经常被人赞不绝口,太史五蛇羹即为其杰作之一。

相传,民国六年(1917年),孙中山先生南来护法,非常国会在广州开会,江太史的三公子江权颖,也是众议院议员。一次,江权颖在家中设宴款待众位议员,特意拿出家父创制的名羹品太史五蛇羹招待自己的同事。

各议员享用该美食后,连连称赞其为人间美味,但他们并不知道此羹乃是蛇肉所炖而成。江公子此时微微一笑,力言蛇之美味,为任何山珍海错所不及。众议员突闻所吃者乃蛇,胆小者立刻吓得瑟瑟发抖,恶心呕吐,甚至还有人跑去医院洗胃。

自此后,江公子方知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人的饮食习惯不同,若以蛇羹宴客,必会提前告知。

传统养生学认为,蛇羹可以祛风驱寒暖身美容,在产蛇的岭南,蛇羹深受人们喜爱。正宗蛇羹必须用手把蛇肉撕成细丝,以保证口感和美观。

太史五蛇羹的做法是:把新鲜剥制的五种蛇肉用开水焯至九成熟,再将蛇肉跟蛇骨分离。看似简单的环节真正操作起来是真的很难,用特制的工具像划鳝鱼一样将蛇的骨肉分离,如果没点功夫,不仅分离时动作慢,还会破坏蛇肉和蛇骨。剥下的蛇骨跟鸡肉、猪骨、火腿等一起熬制高汤。蛇肉再用手撕成细丝,如果用刀切或用剪刀剪,则是一粒粒的,而不是一条条的,影响口感。撕蛇肉时要讲究技巧,每一条都要用不同的力度,这样撕出来的才不会断,也不会粗细不均。

不单蛇肉要手撕,配料中的鸡丝也要用手撕。配料姜丝的加工也很讲究。要把生姜丝以盐水煮开后,冲泡两天两夜,以去除姜辣,而又保留驱寒功效。最后再跟木耳、蘑菇、鲍鱼丝以及十五年的陈皮按比例混合下入蛇骨高汤中,大火烹煮十几分钟。勾芡和搅拌必须遵循一套古老的程式,其中的秘诀不可宣示外人。

吃时要配合青柠叶或菊花丝,蛇羹的鲜美加上青柠的清香,那真是人间至味。

太史五蛇羹不仅好吃,而且具有极强的养生功能。其味道鲜美绝伦、浓郁芳香,超凡脱俗的口感令人忍不住,大快朵颐。太史五蛇羹具有活血补气、强壮神经、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功效。

古时候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岭南一带的人吃蛇的历史比较悠久。现在,出于保护野生动物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并不提倡吃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