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三八线148:金刚川系列4
作者:莫孤烟
自1952年初志愿军全面换装苏式装备后,苏制M1939式37毫米单管高射炮就成为志愿军高炮部队的主战装备,为粉碎美军“绞杀战”发挥了重大作用。电影《金刚川》中,吴京和张译饰演的志愿军高炮部队官兵,就是操作这型防空利器与美国空军的“海盗”战斗机血战到底的。
尽管是二战时期的老装备,但这种做工粗糙的苏式高射炮放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却并不落后,反而因其射速快、杀伤力大、操作简易而大受好评。追根溯源,这款高炮系出名门,其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典福博斯40毫米高射炮。
德国装备的博福斯 40毫米高炮
诺贝尔的祖国瑞典在军工生产方面有着极为深厚的底蕴,由该国研发生产的经典武器装备层出不穷,而福博斯40毫米高射炮由于性能十分出色而在二战期间被德、英、美各国纷纷采购(瑞典为中立国)。该炮的高射速,对于低空飞行的各类飞行器而言威胁极大,不仅被陆军用于地面防空,还被各国海军搬上了舰艇。
澳大利亚海军巡洋舰上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正在射击中
苏联在引进福博斯40毫米高射炮后,将其纳入本国装备生产体系并做了简化改造,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同时将口径更改为37毫米。苏联自产的37毫米高射炮于1939年开始在军中服役,出厂型号为61—K。至1945年停产,该炮总共生产了超过1.8万门,击落敌机近万架,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击落飞机最多的高射炮。
苏联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该炮战斗全重2.1吨,高低射界﹣5到﹢85度,水平最大射程9500米,实用最大射高3000米。理论最大射速160发/分,采用5联装弹夹供弹,单炮携弹量200发,初速880米/秒,配用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当发射穿甲弹时,可在500米的射击距离击穿46毫米厚的钢板,对低空目标有致命威胁,对中空目标也有一定杀伤力,对高空目标则无能为力。
该炮通过旋转底板和十字炮架架在四轮拖车上,战斗中要将十字架的四个脚放下,使车轮悬空,以保持射击稳定。一门炮为一个炮班,编制人员8人。火炮由手动操作,高低和方向瞄准均有两种速度,开炮方式是脚踩。
志愿军高炮部队严阵以待,保卫交通运输线
为了给“肉包铁”的炮手们增加一点安全感,一些高炮还会有专门的护盾。不过这种护盾用处并不大,防不住飞机机关炮的打击,不仅重量死沉,而且影响视野,因此我军战士多数时候都不用。
该炮的这些特征及操作方式,在影片《金刚川》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
高射炮并非精确打击的武器,正如影片中吴京所说,“总不能把高射炮当狙击枪使。”因此像影片中那样用一门高射炮和敌机单挑的场景在实战中是不多见的。按照志愿军的惯例,通常是以高炮营为基本单位,每个高炮营由两个高炮连(各装备6门高射炮)和1个高机连(12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组成,让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火力形成互补,通过制造交叉火力网,以面杀伤的方式击落击伤敌机。
志愿军高射机枪战斗小组
影片中,美军飞机在面对高射炮对空火力时不避不闪,而是迎着呼啸而来的炮弹做俯冲攻击。这并非是为了表现美军飞行员多么英勇,实际上这是二战中各国空军广泛采用的战术。与其把飞机拉起来暴露出机翼机腹让对手打,还不如直接扑下去和高射炮对着干。“海盗”式有4门20毫米航炮,火力相当凶悍,加上自身“皮糙肉厚”的特性,和高射炮对射也是有优势的。
F4U“海盗”攻击机
F4U“海盗”战斗机是美国海军在二战时期装备的一款非常优秀的舰载机,其独特的倒海鸥机翼是其特征。这种飞机除了空战的老本行外,还具备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当飞机进入喷气式时代后,早期的喷气式战斗机在对地攻击时还比不上老式的螺旋桨式,因此F4U成了美军对地攻击机中的主力。
《金刚川》中的F4U具备夜战能力,这说明是加装了雷达、自动导航仪、高频通信电台的F4U-5N。和敌人的雷达相比,志愿军炮兵仅靠双眼搜索目标,在夜战中实在吃亏太大,因此影片中的志愿军炮兵不惜点火照明,诱使“海盗”进入射程后与其同归于尽。
电影《金刚川》中表现志愿军炮兵夜战的场景
1951年至1953年,志愿军以M1939型高射炮为主力兵器,装备了多达101个独立高射炮营,广泛用于前线防空和后方反“绞杀战”,取得了辉煌战果。战后,我国于1954年开始按照苏联图纸仿制该炮,命名为55式37毫米高射炮,大量装备解放军步兵师、炮兵高炮团,装备总数超过了1000门。
进入80年代以后,55式37毫米高射炮逐步退出我军现役,但在预备役和民兵中还广泛使用。另外,该炮还被气象部门用来发射增雨弹,在人工降雨等工作中依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