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下称“泛亚”)430亿元兑付危机事件于2015前东窗事发。2015年4月中旬,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旗下一款基于稀有金属“铟”的“日金宝”理财产品突然无法提现,随后事件持续发酵,媒体持续关注了报道。

在当时的“网签协议”或 “线下协议”中,其原承诺的“固定收益、随进随出、保本保息、按日结息”的理财产品“日金宝”单方面封盘,禁止投资人“撤资”和提取“收益”,并擅自去除“溢短”等平仓规则。

简单地说,这款理财产品就是投资者为有色金属货物的购买者(委托方)垫付货款,从而按日收取对方支付的利息。购货方交付20%的保证金,按日支付万分之5的费用(即年化18%),投资者获得的是每日万分之3.75左右(年化13.5%)的固定收益。

这种业务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当时投资者之一——来自辽宁的高女士的话报道称:

我们所有投入泛亚交易所的资金都不能取现,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泛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法,资金继续留在泛亚交易所,锁定两年后提取。第二种方法是将资金转移到泛融,投入P2P或者其他产品。两种方式都不能立即取出本金。

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

“没有永远单边上涨的市场。泛亚的模式对接投资人14%左右的年化收益,且没有交割模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所,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风险。”一位曾了解泛亚投资产品,且未参与该投资的投资者这样告诉记者。

“实际上当时泛亚的交易价格就比外面现货市场高出30%左右。”一位投资者说,“但是泛亚告诉我们,以外面的价格只能买到5斤、10斤;要大批量购买只能在泛亚以泛亚的价格去买。泛亚在为国吸储,如果占有了全部储量,那么就掌握了定价权,以后的收益会更高。”

“日金宝”等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的关键在于吸引资金流入,而其最大影响因素,是市场对稀有金属的投资需求。但铟的现货市场价格不可能一直单边上涨,由于泛亚交易所的稀有金属价格长期比其他交易所的价格贵30%左右,实际上也很少有买家在这个平台买稀有金属。数据显示,历来只有泛亚买入铟的行为,并没有多少泛亚卖出铟的行为,基本上并不与实体的铟需求方发生交易。

这就意味着,泛亚是一个封闭的池子,它只有维持每年至少20%的资金净流入量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用新流入的资金去养既有的投资者。是个十足的庞氏骗局。

另据多家媒体调查和投资者举报,除了强行阻止投资出金之外,泛亚一开始宣传的“第三方托管、银行监管账户、随进随出”的模式也不过是一个噱头,所谓的“第三方托管”根本不存在,投资者的资金已通过银行完全进入了泛亚的对公账户。

2018年6月30日至7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天浩稀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以及单九良等21名被告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九良和杨国红涉嫌职务侵占罪一案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但由于该案件涉案资金庞大,涉及人员众多(根据统计,有接近3万投资者进行了登记,申报的资金接近80亿元)等各种因素,当年该案并未判决

直到2019年3月22日,昆明泛亚有色公司案终于迎来。一审判决:

3月22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泛亚有色公司)等4家被告单位以及单九良等21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职务侵占案宣告一审判决:

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昆明泛亚有色公司判处罚金人民币10亿元,对云南天浩稀贵公司等3家被告单位分别判处罚金人民币5亿元、5000万元和500万元;

对被告人单九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00万元,罚金人民币50万元,对郭枫、张鹏、王飚、杨国红等20名被告人分别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投资者的被骗金额如何处置,暂时未找到有关当局的回复消息。不过法院判决对于广大的泛亚投资受害者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安慰。

与此同时,老六也在此告诫那些稳赚不赔的投资者,高年化的承诺产品绝对不可靠,投资盈利更多的还是应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泛亚时间表:

2011年2月16日,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营业执照。

2011年3月1日,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举行揭牌开业仪式。

2011年4月21日,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召开“成立暨开市庆典”, 陈全训会长敲响开市第一锣。

2011年5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理事会将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评为中国有色金属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2011年6月10日,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荣获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暨2011中国风险资本——项目对接会组委会颁发的“2011中国最具投资潜质创新企业”称号。

2011年7月16日下午,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与兴业银行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总对总合作关系。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揭牌。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开设的上海泛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自贸区前10家企业也接受了领导的授牌。

2015年7月15日,泛亚有色交易所发布公告,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委托受托交易商近日出现了资金赎回困难,在委托受托业务合同期限内,部分受托资金出现了集中赎回情况。此后,涉及全国20余万投资者,据称总金额达400亿元的泛亚交易所流动性危机浮出水面,投资者已在位于昆明的泛亚总部等地展开多次维权活动。

2015年8月由于交易所的“日金宝”业务发生挤兑,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宣布将进行重组并停止了委托受托业务。

2015年8月22日一早,失联一段时间的泛亚董事长单九良出现在上海金茂大厦准备前往机场飞广州,被早已等候在楼下的上海泛亚投资者发现围堵控制,并送往上海浦东警方。但浦东警方未予受理该案,称需要向云南警方了解情况。

当晚,单九良恢复工作。泛亚连发声明,强烈谴责围堵单九良的投资者为“暴力恐怖分子”,称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15年12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通报(八)》。

通报称,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兑付危机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昆明市和省有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昆明市政府迅速组成专项工作组,全力开展各项工作。经前期大量调查,判明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侦查。

2016年2月5日,昆明市人民政府通报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犯罪有关情况。昆明等地公安机关自2015年12月1日起,对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泛亚有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立案侦查,并对该公司密切关联公司和授权服务机构依法开展调查。

经初步调查:昆明泛亚有色于2012年4月擅自改变交易规则,推出“委托受托”业务,在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与云南天浩稀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公司,采取自买自卖手段,操控平台价格,制造交易火爆假象,同时昆明泛亚有色统一印制大量宣传材料,通过全国各地授权服务机构及公司网电部将“委托受托”业务包装成“日金宝”、“日金计划”等产品,承诺10%至13%固定年化收益率且收益与货物涨跌无关,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收存款,形成由其实际控制的“资金池”,套取大量现金。

2016年3月31日,昆明市公安局泛亚有色专案组发布了关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犯罪的相关情况。

该企业目前的工商网显示信息:

营业执照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股权穿透(二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