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学习进度

学习进度不单单受能力与练习时间的影响。

个体潜能在特定条件下接近上限时,需更具优势的练习法来提高学习进度。

例如在音阶等手指练习中,要求学生用断奏或连奏来练习/演奏,

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和科学的练习要求;这也是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练法;更是教师通过不同的要求,来提升学习进度的一个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选自李斯特手指练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选自新编哈农手指练习

PART 02 学习理解

学习应建立在对规则的领悟基础之上,学习速度相对会得以提高

动作的学习应建立在“记忆储存”的基础之上

音阶的乐理认识理解应当放在第一步,

在巴斯蒂安、菲伯尔、等钢琴基础教程中,

都会有学习音阶乐理的章节。

任何动作学习都离不开三个因素

感知觉因素

决定动作因素

执行动作因素

乐理学习音阶,属于强化学生的感知觉因素,

强化学生对音阶动作学习的感知觉因素,有三个方法:

分析乐谱

乐理的学习,认识大调小调等等;

调号 音阶的音级 指法标注 等等;

节奏 速度 力度 表情记号等等;

有些钢琴练习书会使用强弱记号 来标注音阶练习 例如舒曼的钢琴手指练习。

贰 重复聆听旋律、调性

老师慢速快速地演奏音阶,学生重复聆听,给孩子建立音阶的听觉记忆。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五指位置:如巴斯蒂安、什密特、599的第二部分;

一个八度:例如车尔尼599的第三部分;

两个八度:英皇官方的考级书只写两个八度;

考试要求:四个八度、间隔三度或六度、同向反向等。

PART 03 停滞不前

“瓶颈”--“高地现象”

a.变化练习方法

如果练习执行过程中,遭遇到了瓶颈期,在运动学的角度来看,通常变化练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只要围绕着解决问题 ,合理变化节奏 音程 调性 指法都是允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选自新编哈农手指练习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期内,将系统介绍舒曼、李斯特、莱谢蒂茨基、布索尼、拉赫玛尼诺夫、列文涅、等人的音阶练习方法及教学思路。

b.中断练习方法

如果学生在弹奏音阶总是随机出现错误、状态不好、无法就教学指令进行反馈,老师不妨人为中断 “让子弹飞一会”,

例如NBA整场比赛可以教练叫10次暂停,教练可以根据比赛状况进行调整安排。

适当合理的中断会促进大脑的重新记忆,身体则会清理因疲劳带来的动作变形。

而之前的公众号文章曾系统介绍过关于音阶练习的中断法:琴键上的运动学——刘翔教练带你练好音阶琶音

“遗忘周期”

相同的桥段,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

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临战前教张无忌太极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吗?”

“全都记得。”

“现在呢?”

“已经忘却了一小半。”

“啊,已经忘了一大半。”

“不坏不坏,忘得真快,那么现在呢?”

“已经全都忘了,忘得干干净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迁移现象

a.“负迁移”

后来信息对已掌握信息进行抵制

已掌握信息对后来信息进行抵制

b.“正迁移”

学习相似的内容或动作

用相似手法处理相似部分

集中、连贯的进行练习,积极思考 “脑前手后”

如有新增难度,先练此段,再回头练前面

相似段落单独练习,认清细微差别

迁移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大家可以理解成「干扰」:

在音阶的教学中,新旧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干扰,有好的干扰,也有坏的干扰。

好的干扰「正迁移」:

学生学会了C大调指法(旧),就相当于学会了DEGA大调(新)等等....

坏的干扰「负迁移」:

学生学会左右各自的指法(旧),但在左右手合手不同步转指(新)的时候,会有一些错误出现。

学生学会了C大调指法(旧),但在F大调右手指法(新)会有一些错误出现。

另外,没学习过乐理的学生,在旋律小调和和声小调的弹奏、关系大小调的弹奏上会出现坏的干扰「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