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未出家修道之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少年时期冥想的时候,曾见到过一种树木,其名为——阎浮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浮树经常出现在各种佛教典籍之中,后世之人也把阎浮树称为佛陀的圣树之一,那么阎浮树到底是什么树,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有这种树木吗?还是只存在于在佛陀的冥想中?

阎浮树又称作谵浮树、赡部树、剡浮树、染部树、潜谟树等,是桃金娘蒲桃属的植物,是一种落叶乔木。

从阎浮树的别称中,我们能看到他又叫做瞻部树,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又叫做南瞻部洲,这两者有何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教的世界观继承自印度的婆罗门教,在古印度的宇宙观中,一个世界的中心是一座须弥山,围绕这须弥山有四大部洲,其中我们生活的南瞻部洲长满了阎浮树,所以南瞻部洲又叫做南阎浮提。

可以说,阎浮树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象征,并且阎浮树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植物,原产地也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在《大智度论》的记载中,因为阎浮树在印度生长茂盛,所以才称其为南阎浮提。

阎浮树多生长于印度和马来半岛,在我国的海南把阎浮树称为“海南蒲桃”,那么阎浮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树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起世经》中,不仅将阎浮树称为大树王,还对阎浮树做出了详细的描述,虽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我们能看到的阎浮树并不相同,但是也能从其中略见一二。

阎浮树一般开花的季节在每年的四五月份,花朵的形状是浅黄色的柱状散花,因为其花金黄所以也被修行者认为是殊胜之木。阎浮树的果子是紫色的,如鸽子蛋大小,色白如乳,味尝如蜜。

在《大般涅槃经》中也对阎浮树有着详细的描述,据经中所述,阎浮树在一年之中有着三次变化,分别是枝叶茂密、开花结果和落叶凋零,这是落叶乔木的普遍特征,也进一步证实了阎浮树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树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浮树在佛教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原因,一方面是阎浮树代表着我们生活居住的南阎浮提,并且是古印度人的理想树木;另一方面,传说佛陀还是太子之时,第一次思考人生真谛和世间真理的时候,就是在阎浮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