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些忘记了故乡的秋色。明明去年就从深圳回到了家乡。
大抵是那时强大的落差感,蒙蔽了我双眼捕捉美丽的天性。
终究在2020年,我将故乡的秋色之美,如梦似幻地,重回拥入怀中。
浅蓝
故乡的天空,总是一抹浅蓝。
不争不抢,没浓重到慨叹,却足以道声清爽。
秋天最早的痕迹来自红叶。10月中旬,在朋友驱车下,我们前往平遥,车子油不够,勉强开到服务区,打电话叫交警支援。
等待间隙,阳光刺一道影痕在树上,树叶红透,连同人们身上愈发厚重的衣物,才让人反应过来。
北方的秋天,到了。
甜蜜的事
平遥在上个世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原因是:“保留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所有特征”。
进城前,灰黄高大的城楼,加速着我这个首次来访游客难以抑制的心情。
城内很安静,人并不多,高高的砖墙后面,轻掩着门缝里,是一个又一个,普通平遥人的家。
平遥的气质是舒适慵懒,而藏在平遥里的电影节,则时尚前卫。
一进入影展区域,大幅海报和文化标识直冲眼球,独有的设计感与龟裂破败的工厂外墙,反倒一齐迸发处平遥影展独有的“高级”。
小武
做自己喜欢的事,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终归是一种幸福。
一个人的热爱需要坚持,一群人和你一起热爱,黑暗影院里,共情正在发生。
每部影片结束,人们鼓起掌来,这种群体的仪式感,是电影媒介百年来的独有魅力。
贾樟柯,吕梁汾阳人。但他舒缓温柔的腔调,总觉像极了什么台湾或者南方人。
当他讲话,人们不由自主的安静聆听,这也许部分地来源于他的“江湖地位”。
他就站在一米外的地方,身旁的影迷,包括我,都在拍摄。久而久之,放下手机,就只静静看着,默默跟着。
曾经,这儿是一个巨大的柴油机厂。
而现在,阳光透过“工厂”,洒在贾樟柯和影展观众身上,搭配周遭五颜六色的现代海报,特别的一种空间和时间感,自成氤氲。
余华
2020级新生到来,一共有371位崭新青春的面庞。
忙碌和美好的体验蜂拥而至。
余华的《活着》,也许是我上大学看的第一本书,没什么理由,因为评分高,名声大。现在,我把电影放给学生看。
年轻时总以为读一本名著,看一部经典,就能解答人生的某一个重大疑问。
大错特错。一部作品,能在那个当下触动内心,产生情境式的专属记忆,就实属不易。
哪能妄想它解决你现实中的疑难杂问呢?
看过的书和电影,印象深刻的就那几种,某种程度上,它虽未能解答人生的疑问,却切实给了人生印记。
青年时代接触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大抵决定了我认为什么是美的,或者说什么,是我喜欢的。
余华的家乡是海盐县,小时候,他看到的大海是黄色的,余华在海边走着走着,兴致上来,就跳下海里游泳。
一直游,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秋叶
萧瑟,是很多人对秋天的感受。
北方开始寒凉,玉米苞谷裸露在天地之间,遗落的酸枣和柿子孤零零挂在寒风里。
不知名的荒草,伴着荒野的风啊,摇曳出优美却孤独的弧线。
城市倒确实显得不那么萧条,特别是秋日明媚的天气里。
树叶像是泡着温泉,不急不缓地,将自己坠落下来,连同地上的亲朋好友,共赴一场叫做“秋色”的美丽约会。
就像冬天的北方,鞋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秋天落下的梧桐叶,也靠着干燥的地理气候,凝重成坚硬的“薄脆饼干”,踩一脚,就应声作响。
环卫工人车里,每天都堆满落叶。
叶子一车车被送走,树上的黄叶却不管,在这间隙里,在车子和扫帚的沙沙声响里,黄叶依旧独舞,坠落。
在天地的大舞台上,阳光给它们伴舞。
人群里不经意会有人捕捉到它们的优美身姿,更多的人则太忙碌,来不及看,直到冬天来临,恍恍然,树上竟空空的了。
最好的状态一定不是忙碌,生活永远值得记录。
不应忽略掉四季的专属美丽,但即使不小心错过,大自然也很慷慨,不是吗?
它会等着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