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6日的集团管理会议上,“做一成一”被频频提起。在区域裂变、深耕细作的背景下,凤厂的“一字诀”究竟有何新要义呢?

01、做一成一了不起 “一”是求精不贪多

“项目不是做多就是好,做一成一才是好!”Boss杨一句话,道破了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的玄机:通过裂变,区域适当缩小管理半径,更有利于进一步聚焦深耕各线市场,持续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及时专注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这一调整,也使得“四有”中的“有时间”更有效落地,避免“贪多嚼不烂”,出现因管理条线过多而响应迟钝、效益过低的情况。尤其是在今天凤厂布局更加广泛,体量更加庞大的今天,更有利于精细管理,把每个区域都打造成精干高效的小碧桂园。

总之,“做一成一”要求不过分注重“做”的数量,而是强调“成”的结果,不以规模论成败,而以效益论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庖丁解牛要学习 “一”中有万千世界

古人庖丁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的结构还不甚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然而,经过三年的探索与训练,三年之后,他已经“目无全牛”,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而非外在的整体的牛了。

Boss杨引用“庖丁解牛”的典故,正是为了启示凤厂人要善于推敲解剖,从“一”中看到万千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有庖丁解牛,今有凤厂人“解梯”。集团副总裁、采购中心总经理杨丽兴为了节省采购成本,提升效益,曾带领团队将整部电梯进行拆解,将每个部件一一标价,令供应商目瞪口呆,心服口服,最终答应将价格降低。

由此可见,简单的“一”背后,蕴藏着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要想做一成一,就必须要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推敲,了然于心,“像研究原子弹一样研究一栋房子”。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Boss杨为何要将项目总的“每一天”当成做一成一的必备作业了。

03、星星之火可燎原 “一”化为千的大能量

Boss杨和CEO莫都多次强调要从一线上汲取经验教训,“好的学习,不好的不要再犯。”的确,以凤厂现在的体量,每一个环节的错漏都可能带来极大的损失,每一个细节的改善带来的成效都也能成倍放大。这正是“一化为千”的蝴蝶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oss杨改进地漏的故事久为人们津津乐道。面对用户反馈的洗手间反臭问题,他敏锐意识到这不是小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影响到产品口碑、公司形象。于是他带领团队,历时近一个多月,经过六次修改,研发出防臭的新型地漏。不仅较旧产品节约成本60%,更有效改善了千万客户的居住体验。而这一好的产品和思路也在凤厂广泛推广。小小地漏,成就了大大效益。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凤厂也在努力成为那个可以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通过“一率五力”,科学谋划,为全世界提供美好生活产品,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相信星星之火,终可成燎原之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却也千难万险。”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Boss杨意味深长地说道。从零到一,创业者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一到千,后来者们继往开来,上下求索。因此,“一”也像一根沉甸甸的接力棒,连接光荣的过往,也延伸至梦想的未来。这一过程,既要有一往无前的奋勇精神,也不能缺少一丝不苟的求精品质,方能在这道阻且长的征途上,映照出始终如一的坚定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