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李连启书法作品鉴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连启,男,河北省康保县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行书委员会委员,张家口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原宣化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入选“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展”、“百年舒同”书法作品展等各级各类展事,并在全省民政系统书画大展中获二等奖、在张家口市首次书法篆刻挂届展中获奖。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社会组织收藏。

以下是书法家李连启的书法作品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和万事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录苏轼前赤壁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张岱《柳敬亭说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魏野《寻隐者不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缘自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善是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弃疾词《破阵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古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苏轼《记与欧公言》

学书感言

李连启

小的时候,我是学习工笔花鸟的,后来上了高中,课程偏紧,也就暂时不画了。两年的高中眨眼就过,就在高考即将来临时,一本《中学生字帖》的出现,让我对书法有了兴趣。这一年,我十七岁。

因为家里没有文化人,我从小并没有受过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是因为父母知道还不敢公开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道理,所以对我学什么都支持。学书法也不例外,他们认为一笔好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所以又支持我花钱,买来了据说是写字“正经”用的麻纸和味道很臭的万全墨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说来惭愧,天生愚笨的我,近四十年来,用了无数的纸,无数的笔,无数的墨,到今天仍然没有什么成就,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书法爱好者。

在一般人的眼里,书法就是写字,其实,并非如此。书法是在实用写字“技”的基础之上,升华为“艺”的一个传统文化门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审美原则。它有很大的一部分与实用的写字是一样的要求,但还有更大一部分是纯粹的审美,与实用几乎无关。

近代思想启蒙家魏源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所谓“一生变,变生化,化生无穷。”书法就是这样,从实用走向艺术的。因为学过画画,对笔黑熟悉,学书之初自己是很有信心的,觉得有优势。其实不然,学习书法是有自己的规矩和规律的。那个年代,百业皆废,我生活的那个小县城,社会上除几位写过大字报的人,很难遇到一位真正懂书法的良师。我的学书之路,可以说是在“黑暗中艰难跋涉”,不仅不懂得怎样学习书法,其实连执笔也不懂,更谈不上审美,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多年之后,自己才明白,学习书法其实是有迹可循、有法可依、有路可走的。简言之,就是临帖----向先贤学习。中国人从有意识地把写字引向审美,至今已经一千多年,流传下来的古代字迹并不鲜见,其中许多是被历代书家奉为圭臬的法帖,可学者“甚蕃”。学习这些经历了千年检验的法帖中呈现出来的技法、规矩和原则,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没有对这些技法纯熟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连写字这个关也过不去,更谈不上书法。而这个问题,却困扰了我多年,直到现在,自己在技法上也没有完全过关。我是写行草的,走的是最普遍的“二王”一路风格,楷书先学柳公权,后学赵孟頫,最后学颜真卿。行书先学当代任政、沈尹黙,后学陆柬之、“二王”,再后来又学米芾、王铎,现在有时也涉足汉隶。由于起步时没有经过规范的临帖训练,在后来的学习中又有些懒惰,虽然也临了不少的经典法帖,但最后还是未能专一,少有积淀,失于规矩,好不烦恼。

过了技法这关,就进入了学书的第二层境界“道”。日本人一直把书法称为“书道”,其实非常有道理的。《庄子·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大意是“道”这东西客观存在,自成体系,可以感知,很难把握。其实哪门艺术都一样,好歌好画好戏,好看在哪儿?懂的人说半天,不懂的人也听不明白。艺术内在的规律不是谁都理解,也不是谁都认可,没有“钻”进去是理解不了的。学书法有个规律,必须保持“眼高手低”状态,因为只有眼高于手,认识高于实践,学习才有目标,进步才有方向。否则,就是胡闹。过了技法关,如果没有在更高层面上深入探究,也只是个写字匠,终究搞不出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来。理解到这一步时,我正在加班加点忙工作,虽然明白了一些事,终究没有深入下去。

按一般的眼光看,王羲之一半以上的字不一定好看,王羲之的字好在哪儿?何以成为百世宗师?是因为早在行楷兴起时,他就在自己的字中创造性地聚集了极其丰富的审美信息,甚至“规定”了书法艺术后来的基本发展方向和主要审美原则,后学无不为之倾倒,不得不尊为圣贤,再加上万岁爷李世民的推崇,发挥毛笔的特点、讲究正确的用笔、创造结构的变化、拓展形式的丰富等一系列发端于王羲之的“规矩”,竟然成了法则。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要想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却又关键的方法与理论,并使之发扬光大,让自己走得更高更远更美,就必须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古人先贤的作品和理论,这个既需要态度,也需要努力,更需要灵性。而我却偏偏缺少这些。

“笔墨当随时代”,“二王”以降,书法呈现了一个魏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的过程,看上去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实却是内涵不断丰富,从庙堂和贵族逐步走进“人间”的进步。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古代字迹越来越多,许多高人挖掘得也越来越深,无论是回归圣贤还是开拓新风,当代都是过去历代无法相比的。书法的历史是中国大历史的一部分,一切都有大历史的背景,国兴则艺兴,国衰则艺衰,文化的兴盛一定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当然特殊时期造就特殊的人,产生特殊的艺,这也是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历史现象,这里有普遍规律和特殊情况的区别,在此不再赘述。书法史与大历史紧密相关,造成了书法做为一门艺术绝不是简单的写笔好字,它不仅讲究技术和规则,更多的是要从文化的、哲学的深度去理解和传承。所以,学书法是必须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来滋养的,既要养技,又要养情,更要养心。

说到了养心,就进入了书法学习的最高境界,表现最高境界的书法主要是草书。曾有大家说过,草书不是学来的,而是性情的发散。没有深厚的积淀,便无物可发。关于这一点,我其实并还没有真正理解准确,但我知道,草书是极讲法度的,却又是“得意忘形”的。看上去肆意挥洒、毫无定势的草书,其实造型、点画是半点也马虎不得的。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字是有“品格”的。西汉扬雄说:“书,心画也。”魏人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清代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既装不出来,也做不出来。造型的正倚夸张、用墨的枯润调整、用笔的风格选择、线质的变幻应用、章法的节奏变化,更是法度森严之下的,却又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技术问题是可以学会的,可要再上一个台阶,走向书法更高的境界,仅仅会变、能变、敢变就远远不够了。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审美取向、高超的表达手法,任何人都可能止步于“格调”。曾有人说我的这个观点有点儿过于形而上学,有故弄玄虚的嫌疑。其实不然,所有学而有成的书家到最后都有一个感觉,就是书法太难了,古人也有“学书不成才作画”的说法。从个人实践的情况来看,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只是愧不能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时候说起,到现在我已“奔六”,老大不小了,学书不堪回首,却又不得不回首。虽然自己

“敢言”感言,可不知“敢”得对不对,“感”得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