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王玉龄出生在长沙一户被人称之为“王百万”的王家。母亲罗希韫的祖辈曾被大清皇帝册封为罗武勤公,官至兵部尚书;父亲王树南是保定军校第六期学生,伯父王士健是烟土督察处处长。简而言之,王玉龄小时候就是养在蜜罐子里的千金小姐。
图 | 王玉龄
自幼习“妇礼”
不过,王家规矩很多。且不说家规,就单提王玉龄的母亲,罗希韫身为大家闺秀,教女儿自然是沿袭了娘家最严苛的一套方法。尤其是在王玉龄5岁那年,王树南去世,剩下她们母女相依为命,罗希韫对王玉龄管教更严,经常以“妇礼”来教导王玉龄。
为了让王玉龄更好地接受妇礼,罗希韫先是把家中所有的男佣人都给辞退了,后又规定王玉龄不能和男孩子说话,不能交男朋友。当时王家大宅隔壁有个学校,从学校的高楼上可以看到王家花园。有一次,王玉龄刚好在花园玩的时候,被学校高楼上一男孩子扔东西砸到后背。这事发生后的第二天,王玉龄的伯父立刻就叫人去把花园围墙加高五尺。
除此之外,罗希韫还规定王玉龄说话不能大声,笑的时候不能出声,睡觉不能仰面,要侧睡。在罗希韫的管教下,王玉龄在15岁之前,都没有和男孩子讲过话,做事也不敢放开性子。后来抗战爆发,王玉龄因逃难而不得不上男女合校的高中。每次有男生找她说话的时候,她要么低头不语,要么直接溜走,这给当时的同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无论男女,都觉得王玉龄是个傲气的小姐。
图 | 23岁的王玉龄
相视一瞪定终身
虽然王玉龄鲜少和男生接触,可这并不影响她的感情生活,年纪轻轻的王玉龄,极早就踏入了婚姻殿堂。
1945年秋,抗日战争结束,王玉龄随家人回到了故乡长沙。这一年,她刚满17岁,花一般的年纪,遇上了一生最珍贵的人。
深秋的某一天,王玉龄在理发店里理发,一个奇奇怪怪的男人从踏进店门的那一刻就一直盯着王玉龄看,也不说话,就只是在她后面看着。面对这样直勾勾的眼神,王玉龄感觉很不舒服,直接就横了他一眼。这一横,倒是加强了这个男人对她的好奇心。他本只是听闻长沙王家有位才貌双全的小姐,所以前来探探芳容,没想到这一探,反倒被这大家闺秀瞪上了,这让他颇为欣赏。
这位神色奇怪男子便是当时的常胜将军张灵甫,他20岁便考入北大历史系,后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年纪轻轻就参加了许多著名的保卫战。曾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连续打退日寇的七次冲锋,打伤敌军800多人。如此一热血男儿,既不缺名声,也不缺人爱,自然不会轻易着迷于王玉龄的美貌。相反,张灵甫对王玉龄动心的那一刻,就是王玉龄瞪他的那一霎那。
图 | 张灵甫
自理发店一别后,42岁的张灵甫便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对17岁的王玉龄展开爱情攻势。对此王玉龄曾感叹道:“可能就是觉得我傻傻地耍着小性子很让他喜欢吧。”
总之,在那以后,张灵甫频繁地出入王家,几乎每天都会去。王玉龄一开始还躲着他,后来熟悉了之后,反而是天天都等着张灵甫给她讲历史故事。
就在张灵甫逗留长沙追求王玉龄时,他本来可以升迁出任七十四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区司令,可张灵甫当时满心只有王玉龄,高官厚禄什么的,对他没有半点吸引力。别人嘲笑他为了儿女私情丢了升官发财的机会。可张灵甫却不这么想,他说:“别人发大财,我讨了个好老婆,亏什么呀?我一点也不亏!”
图 | 王玉龄结婚照
沙场上的大将军,家庭里的妻管严
在交往一两个月后,这小两口结婚了。当时王玉龄的母亲本来是不同意的,为了让岳母放心,张灵甫专门请了当时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保媒。
而在婚礼前夕,张灵甫刚好接到升迁令,他被提升为南京卫戍区司令,需即刻前往南京报到。两人的婚礼只能匆匆开始,然后匆匆结束。那天,王玉龄穿着大一号的鞋子,张灵甫穿着借来的西装,先是在上海教堂匆匆举行了婚礼,后又立刻赶乘前往南京的火车,一个在上铺,一个在下铺,新婚之夜就这么结束了。
虽然婚礼很仓促,可两人的婚后生活是幸福甜蜜的。每当王玉龄回娘家的时候,张灵甫总是会舍不得的,可舍不得的同时他又死要面子,从不直接表达。一旦王玉龄回家久了,他也不说“我想你”,只会说“你养的鱼死了,花也死了。”在王玉龄印象中,张灵甫说过最让她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我讨个好老婆,比什么财富都重要,我要讨饭的话,我老婆可以给我拿碗。”
图 | 二人结婚合照
唯一一次让张灵甫急得赶回家是王玉龄的离婚信。那个时候,张灵甫在外出差时接到一封匿名信,内容说王玉龄奇装异服,高调示人,招摇过市,需注意一下。张灵甫读完便在信上批注了一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后就派副官将信送到王玉龄手上,王玉龄看完信,怒火一下子就上来了,直接回信道:“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好朋友,知己,能够为你着想!但是我不能原谅我的丈夫对我不信任。我要跟你离婚!”
接到信的张灵甫一看,连夜赶回家,就差下跪向王玉龄道歉。据王玉龄回忆,当时的场面是这样的——“他站在那里,跟我敬礼。我说我又不是你的上司,敬什么礼啊?我不理他。他说你不原谅我,我的手就不放下来……”
这样小打小闹的婚姻生活,无疑是最幸福的。然而,张灵甫和王玉龄的婚姻也只持续了两年。仔细算下来的话,两人实际相处的日子,仅有一年。
1946年6月,国民政府的蒋先生撕毁《双十协定》,全国内战爆发。张灵甫不得不抛下有身孕的王玉龄奔往前线。1947年春天,怀有9个月身孕的王玉龄在颠簸了17个小时后终于赶到前线去探望张灵甫。那个时候的她,只想着见张灵甫一面,不管怎么苦怎么累,她都不在意。
一个月后,王玉龄生下男婴,张灵甫没法前来看望,她只能通过电话给张灵甫报喜,也只能通过照片,让张灵甫看到儿子的模样。只不过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张灵甫此生都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连照片都无法拿到。
1947年5月16日,就在他们的儿子张道宇出生的第十天,张灵甫于孟良崮战役中殒命于山洞里。 几个月后,王玉龄才得知这一消息,张灵甫的部下跪在王玉龄面前,将张灵甫的绝笔书交给了她,信上说:“不管我太太想做什么,你们都不要违反她的意志,你们爱戴我的话,也一定要服从她。”在最后的那一刻,张灵甫还想着为王玉龄铺好后路。
图 | 王玉龄与儿子
不屈服命运,一人闯美国
听闻丈夫噩耗,王玉龄还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她不能接受自己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就这么破灭。可低头看看自己怀里的婴儿,王玉龄又不得不学会坚强,失去丈夫的她,再怎么悲痛也得为儿子扛起一片天。尽管当时她才19岁。
1948年,王玉龄带着母亲儿子,前往台湾,她本来可以拿着抚恤金度日,可外祖父的教诲让她断了这个念头——“头可断,志不可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王玉龄选择自己创业,最开始她把目光投向了生意投资,可没想到遇人不淑,加之自己不谙世事,从南京带去的积蓄都被骗走了。在如此紧要关头,王玉龄想到的依旧不是抚恤金,而是继续自谋事业。在当时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的帮助下,王玉龄一个人前往美国闯荡。
1953年,王玉龄25岁,为了兼顾学习和生活,她上午去做文秘工作,下午和晚上到美国纽约大学上课,考取财会专业的证书。毕业后,她又在罗斯福医院任会计2年。在一次偶然机遇下,王玉龄得到去全美最有名的五星级饭店THE PLAZA HOTEL的面试机会。这家饭店从不录取有色人种,可偏偏就选了王玉龄。而王玉龄也靠着自己的聪颖,成为了这家饭店开业以来第一位有着东方面孔的职员。
图 | 王玉龄(右)闯荡美国
据说好莱坞大明星马龙·白兰度曾专门跑去饭店找王玉龄聊天,问她如此美丽,是否是日本人。面对老外的不雅提问,王玉龄丝毫不生气地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女人。”而当马龙·白兰度问她“竟然没有爱人”的时候,王玉龄说:“我始终忘不了和我先生在一起的光阴。”尽管她和张灵甫的婚姻只持续两年,但那些回忆还是扎根于内心深处。
在饭店工作三年后,王玉龄又去了美国航空公司工作了21年。独自闯荡美国的岁月,她不仅完成了环球旅行的梦想,还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千金小姐,变成一个家务样样拿手的能干小厨娘。
图 | 王玉龄与孩子
守寡60年,活出传奇
自张灵甫逝世后,王玉龄就没有再倾心过他人,不管是在美国闯荡的那些年,还是在回国后,王玉龄心里依旧只有张灵甫一人。也正是抱着对张灵甫的爱恋与怀念,她在守寡的60年间,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个传奇。
1973年秋,周总理在得知王玉龄的情况后,立即派人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落叶归根,回国旅游。而王玉龄也很开心能收到此邀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回国。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也就只有她和杨振宁教授能够自由地来回美国。
图 | 风华绝代的王玉龄
重新踏上祖国大地的王玉龄,除了探亲之外,还致力于中美两国的民间交往,以及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她在连续两届担任美国华美协会会长的期间,一直帮助美籍华人争取应得的利益。除此之外,她还多方奔走,去争取被日本人拿走的台湾建筑“光华寮”和“清华寮”这两幢大厦的产权证。这两处建筑都是拿台湾人民的血汗钱所建造出来的,身为中国同胞,王玉龄对此事尤为上心,她曾说:“我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该为祖国做的。”
在致力于国家事业的同时,王玉龄也从不忘张灵甫。2003年,王玉龄在上海浦東玫瑰园为张灵甫立了一座衣冠塚,碑铭是她题的一首诗:“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淒淒往事怯重温。”
2007年4月28日,王玉龄来到孟良崮,得知张灵甫的墓地就建在山洞时,她半开玩笑地说:“也给我留一个位置。”
时光荏苒60年,纵使功成名就,王玉龄对张灵甫的情,从未变过,张灵甫始终是她心中想念的最珍贵的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