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即使没有李自成内乱和清兵入关,明朝依旧不会进入君主立宪制,明朝的内阁和现代以英国为首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是不同的。

君主立宪和明朝体制的不同

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君主独裁体制存在的,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为国家元首,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但君主不参与国家的具体治理,仅仅作为国家的一个象征,如英国、日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明朝的君主也就是皇帝是参与政务的,明朝的内阁说到底是皇帝的无能的表现。明朝的皇帝一直握有最重要的一个权力,决策权,俗称批红,这一点君主立宪制的君主不同。

君主立宪制最大的特点也是西方国家的一个特点是三权分立,而英国的行政权在首相及内阁手中,英国的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而司法权则由法院掌控。 对于君主立宪制政体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权力都来源于宪法,而明朝所有的权力来源于皇权,皇权至高无上,二者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明朝内阁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将皇权与相权集于一身,真正做到了独裁。而且朱元璋处理政务很有能力,每天都能按时批完奏章,不会影响政务。

朱棣也是个有能力的主,但是朱棣非常喜欢御驾亲征,他多次远征蒙古,而这也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但是朝廷里的事务不能总跟在他后面,于是朱棣成立了一个帮助他处理政务的机构,内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期的内阁,仅仅是皇帝的助手,类似于今天公司领导的秘书。而且朱棣紧紧将决策权握在自己手中,将行政权交给六部,仅仅将议政的权力交给内阁,让他们就某件事给出处理意见,然后再由朱棣决定是否执行。

明宣宗时期,文官集团不断壮大,自然内阁的权力也开始扩张。嘉靖时期,将大学士的位次安排在了六部尚书之前,其地位大大提高,而内阁也正式压过了六部。 张居正在位期间,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内阁权力时大时小

内阁不是一直都是势力庞大,仅仅是皇帝年幼时,内阁在某些方面能做皇帝的主,多数时候,皇帝都是有主见的,更何况明朝的文官们还有个天然的对手,阉党。

明宣宗朱瞻基在意识到文官集团的壮大之后,便开始培植亲信势力以对抗文官。这个势力就是太监,而文官之中也有依附于太监的人,时人称为阉党。

阉党势大的时候,也是内阁的权利冰点。明朝历史上几大著名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人在位期间,都是压的内阁死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皇帝比较能干的时候,内阁基本也是没啥作为,比如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基本上是说一不二,内阁只有听命的份。

明代的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而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内阁权力来源于宪法。权力本质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二者并不相同,即便是明朝没有内因何外因促使其灭亡,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儒家思想的传承也注定君主立宪制在明朝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