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广东的社会经济加快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动力引擎,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化为发展基因、融入发展血脉,这样的精神力量也推动着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崛起。作为文化大省,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年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七分之一,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广东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787.81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占广东GDP比重达5.79%,按现价计算,比2013年(3011.0亿元)增长1.92倍,占GDP比重提高了0.9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5年占GDP比重超过5%。这一组组亮点数据不仅凸显了广东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是体现了广东在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更美好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广东的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方式受到广大游客欢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址等地成为游客红色旅游热门地;江门市古劳水乡、清远竹博园等乡村旅游点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民风民俗,释放好心情。

广东的经济发展给文旅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文旅市场产品供给提质升级。目前“交通+旅游”形成“三道、两网、一路、一径”的布局,即三道:绿道、碧道、南粤古驿道;两网:轨道网、公路网;以及正在打造的南岭生态旅游公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旅游景点、旅游特色村、绿道及南粤古驿道等旅游目的地,客运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和多元化旅游出行接驳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加快了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到旅游目的地的无缝快速衔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吴丹摄

今年年初,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到,将推进实施红色文化和旅游提质升级、岭南特色文化传承利用、粤美乡村文旅振兴、文旅基础设施融合升级、文旅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文旅企业做强做大、文旅新业态新动能培育、文旅品牌推广、“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等九大工程,文化和旅游进一步深层次升级,激发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动力。

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广东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创新表现活跃,“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产生“1+1>2”的叠加效应,极大提升了科技应用的外延扩展和文化发展的多元载体呈现,广东涌现腾讯、锐丰音响科技、励丰文化等一大批行业领先的文化科技企业。今年3月,励丰文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大型观演空间声光效果创新呈现成套控制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推荐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5G、AI、4K/8K超高清等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在不断推进中。目前广东已吸引500多家上下游企业投资落地,集聚形成广州、深圳、惠州等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广东广播电视台率先推出全国首家省级4K超高清电视频道,制作了《国乐大典》、《老广的味道》等4K节目市场中的亮点产品。珠影集团设立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制作了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广播电视台4K综艺

数字创意产业实力持续加码

移动阅读、在线音乐、移动游戏、网络动漫、电竞等数字创意成为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围绕其内容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而融合形成的新经济业态,是广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约4200亿元,其中,游戏产业约1898亿元,占全国76.9%;动漫产业约610亿元,占全国32.8%。拥有腾讯综合性国际巨头,网易游戏、三七互娱等游戏龙头企业和华强方特、奥飞娱乐等动漫领军企业,孵化培育了YY、虎牙、网易CC等知名直播平台,酷狗、QQ音乐等5家数字音乐平台入选全国前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讯旗下的国民MOBA手游大作《王者荣耀》

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很好地发挥出了产业集群优势。一方面,广东初步形成覆盖创作生产、传播运营、消费服务、衍生品制造等各环节的产业链,在不少细分领域建立起领先优势,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佛山、中山等产业集聚地各具特色。其次,数字技术、数字设备制造基础扎实,迭代升级快,具有快速渗透和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较强能力。另一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在快消品、教育、旅游等领域融合应用场景丰富,有利于培育形成新增长点。

在地方媒体融合传播力方面继续领跑

广东作为媒体大省、网络大省,近年来着力优化媒体发展战略布局,全力探索媒体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地方媒体融合传播力方面继续领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

2016年,经中央批准,国内第一家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诞生,力争打造湾区一流、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财经全媒体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信息内容生产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南方名记培育工程”,致力于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一批全媒型专家型生力军,带动形成一批灵活作战的创新团队;广东广播电视台实施工作室改革,以优秀人才带队伍、促创新,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马志丹工作室、尹铮铮工作室等先后成立,策划推出的不少项目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

在技术应用和融媒体产品方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南方+”客户端,目前覆盖6500万下载用户,南方号平台拥有6500家入驻机构1.5万名新媒体运营人员,已成为广东规模最大的政务新媒体聚合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了触电新闻、粤听APP,截至2020年6月底,触电新闻APP累计用户下载量达8196万,月活量707万;粤听APP用户下载量1273万,月活平均56万,注册会员数超过74万。

2019年,广东完成全省57个县(市)融媒体中心挂牌运作,按照务实、管用、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密结合,有力发挥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作用。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插上金融的翅膀

广东大力推动“文化+金融”深度融合,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资本撬动产业,创新构建“文化+金融”体系,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向融合发展聚集,助力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过去短短的几年时间里,ZAKER、南方新媒体、汇量科技、4K花园、蜂助手……这些项目在投资基金的支持下,发展态势良好。这一笔笔投资就源于总规模百亿元的广东省首支媒体融合投资基金——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该基金是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省直四家传媒出版企业和金融机构于2016年在广州共同发起设立。基金以面向市场、面向广东、面向新媒体为投资方向,按照市场化原则和股权投资方式,重点支持广东传统媒体企业转型升级和媒体融合重大项目,以金融助力媒体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广东新媒体产业基金、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这2个百亿量级投资基金在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下相继孵化成立。

文化企业因为其具有“轻资产、无抵押、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一直以来,融资难、贷款难是文化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文化+金融”的深度融合的模式下涌现了多只优质产业基金、投资基金,精准切入文化产业发展的痛点,有效缓解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题,也为金融投资寻找到新的蓝海。

非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灿若繁星,一直以来,广东始终致力于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以留住城市记忆。

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时至今日仍生生不息,为进一步推动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政府推出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和保护传承规定,拓展粤剧艺术的发展空间。2018年,广州启动了“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计划,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十部大型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南越王》《睿王与庄妃》《黄飞虎反五关》《搜书院》《刁蛮公主戆驸马》《范蠡献西施》《三家巷》《花笺记》《鸳鸯剑》等拍摄成为粤剧电影,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上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

今年8月,广州市西关永庆坊旅游区成功挂牌成为国家4A级景区,这里汇聚了广彩、广绣、珐琅、骨雕、榄雕等10个集体验互动、展示和销售于一体非遗工作室,岭南风情十足的文化风貌,让每一个来永庆坊旅游的游客,能够更加深入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下一步,广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建设数字文化新高地、文化创意增长极、文旅融合示范区,争当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 end -

图片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

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三大块业务:产权交易服务、版权交易服务、文化艺术品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