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再坚强的人,生活中难免碰到称心不如意的事。有时烦恼的事一起接踵而来,工作、生活、家人,好像那一刻瞬间只有你一人踽踽独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有这样的一个地方,那里没有996,也没有为了照顾别人的心情小心翼翼,那里有山有水有蓝天,还有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自己。这样的地方很多,但也许你只需要听一听,未必它就适合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参崴到改名为沙俄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始,这片昔日的中国领土,便成为了这个超级大国面对太平洋最前沿的军事基地。所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直禁止外人靠近,这里被俄国打造成一座严密牢固的军事港口城市。即便是今天,这里仍然驻扎着俄罗斯最强大的太平洋舰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里斯坦镇位于远东滨海边疆-什科托夫斯基区,离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约90公里处。这里原先是一座军事前哨站,后来逐渐发展成一座军事小镇,现在它是一座被废弃的鬼镇,但与其它荒废的小镇不同,这里还住着一个63岁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多年前,库兹涅佐夫跟随部队驻扎在普里斯坦,他并不是战斗型人员,而是负责基地里的电力维修。不久后妻子也跟随而来,这一时期的普里斯坦,不仅有士兵驻守,还有军属一起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地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充当太平洋舰队在空中侦察和护卫的作用。在小镇不远处的机场,每时每刻都有战斗机起飞降落。上个世纪80年代,受冷战因素影响,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舰队出勤十分频繁,普里斯坦镇的机场也因此笼罩在高度紧张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镇最高峰的时候,加士兵家属共有一千多人。人们住在机场不远处的公寓内,工作之余享受难得的家人团聚。空军的待遇往往是军队里最好兵种,所以普里斯坦镇的公寓以及其它设施都并不差,家属也以为可以一直住在这座享有苏联补贴的小镇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苏联解体后的第二年,驻守在普里斯坦镇的部队被解散,士兵和家属大部分离开了小镇,他们当中仅有少部分人仍然生活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绝大部分人回到俄罗斯主要城市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留守在小镇的居民少之又少,一些人不愿意离开,另外一些人包括库兹涅佐夫已不知往哪里去。他的妻子几年前就过世了,孑然一身的他除了普里斯坦镇已无处可去。而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又刚从苏联解体过度,国家物价飞涨,大量人口失去工作,还不如留在小镇上避开混乱的新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忽然解散离开,留下了大量还未带走的物资,在周边城镇生活的居民闻之纷纷到普里斯坦镇。生活艰难的居民,抢走了公寓里的桌椅、床架、锅碗瓢盆,甚至连水管都撬走。根据库兹涅佐夫的回忆,当时人们抢红了眼,甚至把其中一套公寓搞到轰然倒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后剩下的居民也陆续搬走,此后这座小镇完全成为库兹涅佐夫的“王国”。他把被抢后仅存不到的物资收集起来,然后开始了隐世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用交房租,不用交税,还有国家的养老金,一个人的日子虽然艰难,但基本的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唯一不便的是17年前被断了水电,他只能靠夏天收集雨水,冬天融化冰雪作为日常水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独是有一些的,几十年来他已翻遍了留下的200多本书,每天的生活除了外出巡视种一些自己的作物外,便是撸着四只猫,看着已经翻得有些烂的书籍。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手机,没有电视,任何现代的娱乐生活都与它无关,这样的生活如果换作是你,你能撑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恢复稳定以后,库兹涅佐夫的事迹得到了媒体的报道,生活在附近的城镇居民都没想到,这座被废弃的小镇上居然还有人生活。独自生活的库兹涅佐夫,也渐渐有外界开始接触,善良的本地居民送来了应急的药品,衣服,吃的。也有游客,慕名拜访这座小镇,给他带来了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兹涅佐夫喜欢游客的到来,这为他孤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乐趣,也感受到了一股被关心的温暖。但沙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虽然早已开放,旅游业也在这座港口城市发展起来,但几个小时的路程,还是很少有游客专门来到这里,所以绝大部分时间库兹涅佐夫还是一个人生活,只有一些喜欢鬼镇控和摄影的驴友,有时会慕名到普里斯坦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