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我是胡同】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说明,这里的“裤裆”并不是常说的那个“大裤衩”。具体怎么回事,还要听我慢慢道来。

最近一家媒体找我要点照片,就是那种新建筑与旧胡同的对比较为强烈的场景。接到这个编辑要求时,在我脑海中,立刻就出现了很多曾经拍过的场景。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银河SOHO与背后的胡同。

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在其他平台发表相关图片做过对比,记得收到了很多网友评论。今天我们也来讨论下。

银河SOHO位于寸土寸金的朝阳门至建国门地带,也是北京现代建筑的地标之一。在建筑设计上看,它的造型的确十分独特,我拍过几次,从照片效果上看也是光鲜的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设计师叫扎哈哈迪德,也是如今很火的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师。从设计层面上讲,她还是很令人敬佩的。

但我们今天并不讨论建筑,或者说讨论的不是建筑设计本身。而是回到建筑与它的文化环境。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都是银河SOHO与周边胡同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河SOHO以及附近诸多体量巨大的建筑体,都是东二环以里的老城区,其原址都是老北京的胡同。换句话说,这些建筑体,都是拆了胡同才得以腾出地块的。

而如今,面对如上的场景,曾有胡同里的居民开玩笑说,你看吧,我们这样不就是生活在人家的“裤裆”下嘛。

我听了也是很无语……

就在两个月前,《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核心区控规》)发布,其中提到要“加强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推动老城内外和谐发展,融汇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城市风貌,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城市形象。我特别注意一个词儿,叫“古今交融”。

对银河SOHO与周边胡同来说,这到底算是“古今交融”还是“古今冲突”?

时间往前推移十几年二十几年,银河SOHO包括周边现代大楼们,地基上都是传统的胡同区,即便是今天的银河SOHO,地图上标的是南竹杆胡同2号,官网上用的是小牌坊胡同甲7号。甭管哪个门牌号更准,都说明它还有着胡同地名的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小牌坊胡同还在,只是被银河SOHO挤得只剩下半截了。周边胡同还残存、或者仅剩下地名意义的,还有南水关胡同、大方家胡同、南竹杆胡同等。但严格来讲,真正的胡同,在这一地片已经名存实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水关胡同,已经徒有胡同虚名了。

其实,正如巨蛋建在核心地带所引起的巨大争议相似,银河SOHO在规划之初,由于其奇特的造型,以及超大的体量,更是由于所需要占用的拆除的传统胡同区较大,且与传统风貌形成冲撞,也曾经引起很多学者和民间人士的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中国文化报》曾为此刊发深度调查报道,报道援引胡同里的居民介绍,在银河SOHO未建之前,“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胡同,大胡同有南水关胡同、小牌坊胡同、东水井胡同、新鲜胡同等”,“原来都是一片片胡同、四合院,拆除的时候心疼着呢。而这个‘大怪物’立在这儿,真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2013年,银河SOHO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授予的国际大奖。民间组织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信》,认为银河SOHO严重破坏了北京老城的整体风貌,为之颁奖,是在间接地鼓励针对历史城区的破坏行为。

如今要说周边的胡同,也就只能沿着银河SOHO向西向南看了。西侧是大方家胡同。大方家胡同现在也是只残存了半壁江山,南侧一些小院子还在,北侧都已全部拆除建成了楼盘和小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方家胡同一大杂院内

大方家胡同的东部向南拐,就是被银河SOHO断了头的小牌坊胡同。小牌坊胡同的位置,直冲着银河SOHO几个建筑体,所以就像现代大楼骑到了胡同身上,也难怪居民会说“生活‘裤裆’之下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牌坊胡同北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牌坊胡同宅院

小牌坊胡同再向南有个西向的胡同口,那就是距银河SOHO略远点的禄米仓胡同了,相对来说,这条胡同还保留些传统风貌,尤其是智化寺的存在,使之多了一些传统味道。但它附近有一条死胡同的夹道,前几年拍时是这个样子(如今也许已经有所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全球闻名的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不会不知道建筑与人的关系,想必她对于这座建筑中人与空间的关系做了很多思考,可是,她有没有考虑到,生活在附近胡同里的居民,每天面对这座庞然大物,就像一只只小“蚂蚁”一样,必须仰望高高在上的大“裤裆”,该作何种感受?

城市要发展,要现代,这本没有错,但哪些地方该革新,哪些地方该保留传统,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如何摆平,这却是一个大课题。

当然,对于古今的如此现状,想必网友们可能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胡同不该拆,整体保留老城风貌,就像领导要求的那样“老城不能再拆”。但时间不可回流,城市建筑已不可逆,拆了改了也就没有办法了,只能表示遗憾;另一种观点可能认为要加快开发步伐,将残余的“破烂”的胡同区,干脆全拆平建成大楼算了,也省得再有“裤裆”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