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我是胡同】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什库教堂)

说起北京教堂,很多人都知道东西南北四大教堂,东堂是王府井教堂,西堂是西直门教堂,南堂是宣武门教堂,北堂叫西什库教堂。其中,北堂西什库教堂是最大的。

西什库教堂的来历与变迁很有时代特征,“我是胡同”今天为大家梳理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或者说很耐人寻味。

西什库教堂位于老城的核心地带,从大的方向说,它在西四和北海之间,从小的区域看,在西什库大街与西黄城根北街之间,也就是说在皇城根以里。但历史上,最初的教堂并不在此处,说起西什库的“搬家史”,话可就长了,咱长话短说讲述下梗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什库教堂内部)

时间倒推300年,那是1703年的事了。彼时是康熙四十二年。

话说当年康熙爷得了一种怪病,连太医都没有医好。巧的是,两位天主教教士出手后,就将康熙治愈了。这两位教士一个叫刘应,一个叫洪若翰(很多网上信息说成是洪若,估计大家都没有考证,从某百科上抄来抄去)。

这两人都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委派来华传经布道的,中间曾一度被以无护照入境为由差点被遣送回国。因当时任职钦天监的比利时教士南怀仁年事已高,康熙正物色新人接替,遂批准他们进京。

康熙对于西方自然科学尤其是历法十分感兴趣。从洪若翰的一段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位中国皇帝的好学精神,“康熙在将近5年的学习过程中,他始终十分勤奋,而且对于政务也没一丝的耽误,他一直致力于学用结合,给它讲固体的成分时他就会拿起一个球体,精确的称出它的重量,测出它的直径,举一反三他还会轻松的做出一些别的非常有意思的实验,有时候他打算用几何方法测量距离、山的高度、河流和池塘的宽度,他自己调整各种形式的仪器,精确的计算,然后他再让别人测量距离,看到他计算的结果和别人测量的数据相符合,他就十分高兴”。

既相信这些人带来的西方科学,又被他们治好了疾病,那自然是龙颜大悦。一激动就赐给两人一块地皮。

这块地皮位于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带。大致就在今天文津街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可以说是仅次于皇宫的黄金宝地了。

这两人拿到一块地能做什么?像今天的话,肯定搞房地产开发啦,这样的位置盖个房子还不得卖个20万一平呢,两人就发大财了。不过别忘了他俩的身份——是来传教的。于是,他们就在这块地方盖起了教堂,名为救世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上所称的蚕池口救世堂旧照,未经核实)

由于救世堂的特殊来历,使其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

不过,到了清朝中叶以后,民间反对天主教的呼声愈演愈烈,反对派与天主教会也不断发生摩擦,在道光七年(1827年),清政府只好查封了蚕池口的救世堂,并没收了全部教产。

这是它经历的第一轮生与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什库教堂内部)

接着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战败。战败了就没话语权了,对于救世堂,只好老老实实归还给教会。不仅是归还,而且同意主教孟振生在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那是1868年同治年间的事。

哥特式建筑,大家都知道的,要的就是一个高耸的效果。可老北京传统城区,全是平房和胡同,即便皇宫里的大殿是至高点,但面对高耸的教堂,也会逊色不少,而且这建筑距离皇家禁地很近,甚至在皇宫里一抬头就能看到教堂的尖顶,这下龙颜可就不悦了,慈禧太后就与教廷交涉,你这样我很不爽,要么就换个地方重建。

后来,经双方协商,清政府在西什库这块地方另辟一地皮,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重建。这是它的第二轮生与“死”。“死”打个引号,是说虽然离开了蚕池口,但又在西什库重生了。

西什库新教堂的建设,当然由清政府解决所有资金,谁叫你弱势呢。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新教堂正式落成,一度成为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那边距皇宫远了点,可以不受限制了。

再后来,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西什库教堂成了东西方较量的焦点,清军与义和团发起一轮轮攻击,洋人则躲在西什库教堂内设法还击和自卫,坚持到了援军解围。其间教堂当然受毁严重。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历经庚子赔款,清政府被迫重修了损毁严重的西什库教堂。这样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什库教堂建筑群基本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堂建筑局部)

新中国建国后,1958年兴起“献堂献庙”运动,西什库教堂被上缴国家,教堂收藏的教会藏书,以及大量印刷文献,被运出教堂,移交给了北京图书馆;1985年,政府又拨款重修教堂,恢复了北堂正常的宗教活动。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就这样,原址初建——查封——归还并扩建——迁址另建——围攻损毁——赔款重修——上缴国家——拨款重修恢复正常,这几个轮回下来,就整整过去了300年!

你看这教堂的历史,基本就是中国300年的历史的映射。

今天的西什库教堂,既有教会活动,也是一个旅游景点,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即便不懂宗教,也有很多人前来参观建筑与历史,尤其是它高耸的哥特式建筑,成为众人争相拍摄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附近一建筑内看北堂)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仔细瞧的话会发现,其实这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顶端有11座尖塔,而大堂前左右两侧却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典型的中式建筑,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四周围栏则布满大小石狮。这种中西建筑元素混搭的教堂环境,恐怕只有北堂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拍的视角,更能看出教堂的整体结构,前面是两个东方琉璃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看石狮,你会猜出这是教堂的建筑吗?)

(本号图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作者原创,严禁盗转。更多老北京精彩故事,欢迎持续关注“我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