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无力的期望: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布鲁斯塞尔会议”

淞沪会战,是一场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会战,国民党当局投入的军队有六十多万,日本有二十多万,这场会战持续时间很长,虽然粉碎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作为主战场的上海却还是沦陷了。四行仓库守卫战也就是在上海沦陷之后产生的,目的只有一句话:“博得国际同情,争取国际支持”。电影中谢晋元其中就有这么几句话。

谢晋元:“布鲁斯会议如约召开……当局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坚持得越久,越能在会议上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晋元:“我们不只是在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布鲁斯塞尔会议?

布鲁斯塞尔会议,又被称为“九国公约”会议,地位相当于现代的联合国会议,当日本全面侵华的时候,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可以说将所有的宝都压在“布鲁斯塞尔会议”上,蒋介石政府希望通过“布鲁斯塞尔会议”对日本实施制裁,迫使日本和国民政府谈判,这时候“布鲁斯塞尔会议”对中国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弃,一种态度是观,所谓的“弃”,就是将中国踢出“九国公约”,这是日本侵略者所期望的,可是没有达成愿望,反而促成另一个态度,就是观,谴责但不阻止,由此来获得中国、日本给予欧洲各国的最大利益,所以中国本质上虽说是“九个公约国之一,但没有话语权。”

战争的背后

四行仓库保卫战,如果促使“布鲁斯塞尔会议”成功让日本获得国际制裁,那这场秀的意义就非常大,但是很可惜,战争的背后就是“政治”,政治没有同情,政治就是利益的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其实出自克劳塞维茨所著作的《战争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战争与政治有一致性,政治是整体,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部分是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的。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决不是什么独立的东西。必须把战争看作是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政治。

八佰,让我最恨的不是日本人

租界,中国军人不许进入租界

租界,中国军人需要政府谈判,才能进入租界撤退。

租界,中国军人进入租界,需要缴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缴械,就是强行放下武器。

不知道你们是否看懂《八佰》中,谢长官为什么没有进入租界,因为他不想放弃抵抗,他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放下武器。电影的最后只有两个军人进入租界,一个是被谢晋元背过去的,另一个是张译自己偷渡过去的,剩下的都在救援、射击,这确实违背历史,但这不得不说民国时代的中国军人在各国面前多么的无力,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甚至在自己的国土上,连抵抗的权利、撤退的权利都需要用利益换取。

这场撤退,是一个没有尊严的撤退。

租界,伤害的不仅是英雄的情怀,伤害的是中国的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