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作为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曾国藩张之洞等人曾共同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以求挽救清末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从小入学苦读,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但是后来却屡试不中,但其还是经过努力,从给别人当幕僚开始,最终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收复新疆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成为了晚清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而在中法战争时期为了领土的完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其在洋务运动时推行的诸多强国之策,切实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那么这样一个有名的人物为何会与一个籍籍无名的清末总兵结仇呢?这还得从他给别人当幕僚开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年左宗棠因为举人的身份,总是无法在科考上更进一步,更无法入朝为官。因此只好屈居于骆秉章的幕僚从属,为其出谋划策。因此骆秉章在湖南担任巡抚期间十分仰仗左宗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一位叫樊燮的当地总兵前来找骆秉章交接公务,在樊燮面见骆秉章的时候为其行了叩拜之礼,而却忽略了左宗棠,因此在谈完正事后,怒火中烧的左宗棠当即叫住了樊燮,问他为何不向自己行礼。樊燮心中想,我作为一个朝廷亲命的二品总兵,论官阶论出身都比你一个落魄的举人身份高,我凭什么向你行礼呢?于是两人当即就在大堂之上争吵起来。而左宗棠更是对樊燮破口大骂。

因此两人结下了很深的仇怨,从此事中可以看出左宗棠的肚量极小,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左宗棠私下调查了樊燮。发现樊燮居然在担任总兵时经常克扣军士的粮饷,落寞的晚清朝廷腐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左宗棠为了报复樊燮写了一封奏折将樊燮贪赃枉法的事情和证据报给了当时的咸丰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皇帝当时对汉臣的防范之心非常重,樊燮作为咸丰皇帝的耳目所举荐上来的总兵,所以咸丰皇帝内心还是偏向樊燮的,再加上由于左宗棠作为一个军师经常在湖南摆巡抚的架子,因此也颇得湖南官员的不满。于是咸丰皇帝就暗中授意,如果左宗棠有不法之举,立即拿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樊燮此人作为湖南当地的武官,十分懈怠政事,不思为民清剿匪祸,只知道贪图享乐,因此成为了一个二百多斤重的大胖子,虽为武官,但出门连马都骑不了,只能坐着轿子。

话说回来,在骆秉章的府邸受辱后的樊燮,回家越想越气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举人给侮辱了。自己作为武官出身的总兵,怎么能向一个小小的军师行礼呢。于是从此将两个儿子关入房中,不准其外出,并且花了很多钱为儿子们找来有名的老师教儿子用功读书,以求将来考中进士做官为自己报仇。还给儿子穿上一身女人的衣服,以示激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种非常极端的环境下,樊燮的两个儿子每日用功苦读,以求早日为父雪耻。但樊燮的大儿子不幸早夭,但二儿子樊增祥怀着对左宗棠深深的怨恨十年寒窗最终竟然真的考中了进士。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最后做到了两江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成名就的樊燮之子可谓是长出了一口恶气,将多年的积郁一泄而空,但是晚年之后的樊增祥却穷困潦倒。曾经为傅作义做的诗竟然卖出了五千多大洋一首的高价。而土匪出身没文化的东北军阀头子张作霖更是给出几万大洋请樊增祥写一篇文章,这时大家都知道了这位曾经穿着女装发奋苦读的总兵儿子竟然做诗多达数万首,一时声名大噪。这种程度差不多也可说是为父报仇了。

史料来源:《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对樊燮控告左宗棠案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