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青城山

在四川省西部有一条著名的山脉——邛崃山脉,至南向北绵延约250公里,是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更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分界线。在这条山脉的北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交界的地方处有一分支,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青城山,亦有赤城山的别称,《舆地纪胜》三十七卷记载“赤城有阁,青城有山”。青城山自古就是神仙出没的地方,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百里青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道青城

青城最高峰

青城山连绵八百里,分南十八峰,北十八峰,其中最神秘最高的山峰就是赵公山。赵公山海拔2434米,左连熊耳岭,右靠岷江,幅员面积50公里。据说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炼,被山中的风景折服,称此山乃“五岳之丈”,故名丈人山。传闻这里曾是西蜀赵公明统领的烁罗鬼国部落所在地,也有传说此山是财神赵公明归隐飞升的地方,故名赵公山。

《舆地纪胜》又称赵公山为成都山,“乃青城山之案山也,前临麻姑洞,深不可测,与诸洞相通”。山上有柏灌台,是古蜀王柏灌活动的地方。更为神秘的是相传在柏灌台下有麻姑洞,是上古仙子麻姑修炼的洞穴,深不可测,传说通往西海。那时成都平原还是一片海洋,被称为西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财神赵公明

成都户外第一山

赵公山在成都户外圈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号称“成都户外第一山”,圈内更是把赵公山当成登山的入门台阶,常年有很多登山爱好者到这里徒步。

第一次去赵公山是2018年一月,这是一个暖冬的上午,我在朋友的相邀下来到赵公山。赵公山登山分东西两条线,西线走国道213在硝水沟大桥左转上山,东线走赵公路龙凤村上山,西线山势相对较平缓,东线非常陡峭。

这次我们选择了东线,就是从都汶高速转赵公路过熊猫谷右转上山。山路狭窄,坡陡弯急,沿路有很多景观。最后把车停在赵公山景区门口,由于是淡季,车辆很少,我把车停在路边一块没有看管的停车场,也没有人过问,后来的车也纷纷仿效停在旁边。

初上赵公山

上山的入口是一条狭窄的水泥路,现在已经改建成赵公山森林康养绿道。道路两旁有很多农家乐,也可以把车开上来停在此处,当然前提是要在这里消费。走了大概十多分钟就到达山脚下,这里就是登山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是山路,实际上就是人踩出来的便道。路非常陡峭,登山者们无不是全副武装,登山杖、登山鞋、冲锋衣一应俱全。大家都很礼貌,井然有序地攀登。对于我这种手无寸铁的人来说,更多的时候只能手脚并用才能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山的路大致分三段,第一段是乱石路,第二段是泥路,地三段是木桩路。说实话路上的风景很一般,大多数人来这里的目的只是为了登山,像我这个没带任何登山装备,只背了一台笨重单反相机的人,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另类。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在下雨的时候来这里,因为雨后的道路会非常泥泞、湿滑,不仅体感不爽也增加了危险因素。

从上午十点过上山开始,直到中午1点才到达庆云寺。对于常年缺乏锻炼的我来说,简直是快要了老命,远远地望见庆云寺就像在沙漠中见到了绿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云寺

庆云寺位于赵公山半山腰,虽然称为寺,却是货真价实的道观。这里堪称中转站,上山的和下山的都会在这里歇脚。寺院正中摆了很多桌椅,人们正在忙碌,有的在泡方便面煮自热饭,有的在打瞌睡,还有人在喝茶摆龙门阵晒太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朋友的带领下我走进了一旁的厨房,这里给有人提供斋饭,五元钱一个人。我随便舀了一些,尽是咸菜豆干之类的,凑合着吃了。然后学着别人的样把碗筷洗好,就到院里溜达。

庆云寺是个三合院,面积不大,中间是信赢祠,两边是偏殿,四周的墙上贴着户外组织的彩旗,上面写满了签名。殿前的长椅上坐着一位道长,正悠闲地抽着叶子烟,饶有兴致注视着院里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元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陋的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长

休息了一会已是下午两点,据说上山顶还要三个小时,来回就要六个小时。看看时间已不早,我们便选择了下山。我的第一次赵公山之行就这样结束了,这次行程比较随意,说走就走太仓促,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所以只能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