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之间,我也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了!而1943年春季我到赣州联中读书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啊!

许多往事,都已经淡如烟云,将渐渐从记忆中消失。但有些事情,却是记忆犹新,很难淡出的。

比如对顾惠人校长的回忆和怀念,就是绵绵无尽期的。我同顾惠人校长接触不多,但印象却是深刻的。

接触不多是说我入赣州联中,是经戚光宇先生介绍,由戚光宇先生同顾校长联系、经顾校长同意,而没有由我直接同顾校长联系。入学之后,由于初入中学,有一种对教师、主任、校长的敬畏之情所以平日不敢多接触、多亲近。后来,开始熟悉了,更多的是和俞沧泉、费圻刚两位主任接近多些。对于顾惠人校长,则往往觉得他过于严肃,少有笑容,很少接触、亲近。

以后的经历打消了我的这种认识。

那是在1943级同学毕业之后,和我常在一起的陈瑞陵同学也离开了联中,我又长期无法同家庭取得联系。亲人、好友,天各一方。我举目无亲,无依无靠,不仅经济上极为困难,而且思想上也极端苦闷。这种状况,不知道怎么会被顾惠人校长知道了。他主动找我谈话,问及我的家庭、经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他极为关心地倾听了我的申诉,十分和蔼地对我说:你的情况,过去不太了解,现在了解了,学校会帮助你的。他说,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教会的接济也遇到了困难,但是,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学校办下去,也要想办法让学生、特别是战区学生能继续学习。他让俞沧泉老师帮助我解决一些必须解决的困难,鼓励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生产互助社的活动(记得当时生产互助社的负责人是姚鹏飞学长)。这次谈话,增强了我战胜困难、刻苦学习的信心,也改变了我对顾校长的一些粗浅认识。

学校迁到寻邬以后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学校到瑞金、长汀宣布解散,从此就再也没有见到过顾惠人校长。一直到解放以后,我在报纸上看到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名单,顾惠人校长也在其中,我是很高兴、很欣慰的。可惜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顾校长的讯息。一直到和联中同学、俞沧泉老师恢复联系,才知道了一些顾校长的情况

联中校友倡议为顾校长树立铜象,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其实,顾惠人校长,以他的崇高形象,早已在许许多多秀州中学、赣州联中的校友的心中,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顾惠人校长是一位爱国的教育家。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占领上海、江浙一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毅然将学校迁到租界,迁到浙江、江西,最后“落户”赣南,振兴民族教育,反抗日寇侵略,铮铮铁骨,富有民族气节。解放后,他担任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委员,是他爱国爱教的必然结果。

顾惠人校长是一位人民的教育家。他热爱人民,热爱学生,对人民、对学生充满了热诚。赣州联中是一所教会学校,得不到政府的资助。学校经费,全靠教会捐助,自己筹集。战争时期,国外捐助不足,大批学生又很少经济来源,办学费用,教工工资,战区学生食宿等等,顾校长都尽力筹措,基本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从外表看,顾惠人校长严肃、庄重,不苟言笑,但在他的内心里,却燃烧着对人民、对学生的熊熊烈火。

顾惠人校长还是一位进步的教育家。这里,我不仅是指顾惠人校长勇于接受进步的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注重启发自觉、培养兴趣,注重服务社会等等,而且还指顾惠人校长同情进步同学、支持进步活动。后来大家都知道的刘和理老师,是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刘和珍烈士的弟弟,顾惠人校长特意将他聘请到学校担任教师,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多么爱憎分明、难能可贵啊!

顾惠人校长离开我们多年了!我们常常想起他,也常常以他为榜样,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顾惠人校长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