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沧泉

「我信上帝怎样对我说的事情,也要怎样成就。」——使徒行传27章25节。

卢沟桥烽火,启长期抗战之序幕;金山卫登陆,陷全国精华于敌手。吾校地居沪杭中心,首当其冲,师生疏散西撤,学校暂告解体。历八载之坚贞奋斗,发扬秀州之精神,经沪杭之联合办学,共维吾校之生命。

客秋敌寇降伏,终获胜利,8月15日皇广播和平实现,三日后遄返嘉兴,代表校董会视察学校,时由治安犹为伪府维持,校舍尚有日军占用,至未得睹全貌,而无从进行也,所幸校舍未毁,教会随加照拂,如得早日收回,不难恢复旧观。军政当局虽未推进,吾校复员之消息即予传播,8月21日嘉兴日报载有筹备副

复校消息:

「本城基督教秀州中学于抗战期间,遵奉国策,率领学生,辗转迁移,抢救流亡青年,继续本位工作,八年来先后在浙沪闽赣湘滇努力教育,故颇得各省教厅嘉许,并获教部奖励。兹闻该校董事会已派员来禾,积极筹备,希早日开学,顾校长亦以首途归来主持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察回沪,报告校董会主席。赵传家先生遂于8月30日假强华公司召集沪上校董校友共策复校。黄式金唐鸣时史乃修高镜朗吾光陈天愚骆之骏先生出席,发起筹募临时经费,进行复效事宜,当城史乃修先生慷慨中储券100万元,首作倡导。附録捐啓如次:

「秀州母校在禾城办学垂40载,抗战军兴,奉命撤退,八年来维护正义,抢救青年,继续教育,得为中辍,先后在浙沪湘滇赣闽诸省,努力本位工作,发扬秀州精神,现已胜利和平,举国复员同人等爰乃发起复校运动组织委员会,积极进行。推荐吴绍澍先生,唐鸣时先生为正副主席,俞沧泉为干事,并经第二次委员会决议,先行筹集临时经费1000万元以利工作。校长顾惠人先生近在福建长汀办理联合中学,亦早计划复学,顷已电请速返主持。凡吾校友必期母校之早日复兴而当共同努力争先参与与襄助盛举建校建国也 此啓

发起人,吴绍澍、赵传家,黄世金、唐鸣时、骆之骏、史乃修、陈天愚,吴光、高镜朗、俞沧泉。

三十四年九月五日

校长顾惠人先生自闽而皖,筹复学校,迨胜利欣传,即自屯溪来。函委嘱先行恢复华东联合中学,报告复校委员后,僉以为然,于是奔走筹商,约请华东联合中学各校长筹议讨论,9月4日又列席华东校董会决议复校,华联中学于焉结束,华东联中9月15日开学,计自商洽完成,为时仅两周耳,秀州继续参加,贯激初衷,并登报公告如后:

「华东基督教联合中学复校招生:本校于抗战初期分自江浙沦陷区各校迁沪联合成立,先后加入者秀州惠兰弘道之江育群中华崇英汇文萃英振声澄江民德金陵越光三一舟山等十六中学。三十年东太平洋战起即撤退赣县继续办学。兹已胜利和平,奉令复校招生。报名9月12日截止考期9月13日校址北京路225号垦业大楼6楼,又凡本校旧生得于报名期间前来登记申请复校学并此通告校长顾惠人」

34年9月10日新闻报。

秀州中学复校启事:「本校于抗战期间,遵奉国策,率领学生,撤退后方,辗转办学,继续本位工作,八年来未曾中辍,兹已胜利和平应即返禾恢复,维以校舍久占,校具荡然,诸待整理筹备,本学期暂行先在上海复校(地址北京路255号垦业大楼6楼。)

34年9月3日嘉兴民国日报。

日军久占校舍,充作陆军病院,9月间始行迁出,国军陆续进驻,糜有已时。顾校长9月终自闽返沪后,屡经交涉,接收为难。吾人恢复华东联中,筹备复员,务期各校均得迁返原址继续办学,发扬基督精神,实施宗教教育,今年1月复员委员会主席吴绍澍先生宴请在沪委员,共策募捐复校,迨1月17日,沪上校友集议复校,假作西桥中学举行盛会,发动普遍募款,莫不踊跃轮将。复由顾校长倡导策划,号召复员。父神之启示指引,毕范宇博士之鼓励指示,乃以教育建国之使命,义不容辞,复兴母校之责任,当仁不让。终于今春1月25日,与同工杨輯人,钟省生,王文江先生反禾筹备,共奔信心之道路,致力于恩主所派之公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吾人初返嘉兴,校舍尤为军队作用,幸借教会屋子,解决临时之膳宿,并假基督教交际社权做办公报告之所。敌伪占用之校舍,仅留残毁之躯壳,内部校具图书仪器,荡然无存,故同时赶制课桌以应急需。几经交涉,驻军于2月11日始行迁让;一部校舍,始得鳩工修葺。次日新生投考达500余人,借用省县两中学礼堂举行考试,两周中加速进展,修缮置备。2月28日得以复校开学,时当感谢父神之俯允祈求,恩主之步步导引,各方校友之捐助。全体同工之协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