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午门被拟作为迎接美国总统的地方。

为了这次接待,中央书记处决定改造午门,把它翻修成适合贵宾休息和举行接待仪式的地方。

这可急坏了故宫博物院的
专家们,纷纷表示: 午门是万万不能搞外宾接待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引经据典:

据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如遇凯旋、献俘诸大典,皇上御午门楼行受俘礼”。

原来,午门在旧时
有进行“献俘礼”的作用。

一场激烈的战争后,战俘被押解到京师,纷纷跪于午门的广场中。

此时皇帝
高坐于午门的城门楼之上,俯视一众战俘,一声浩然正气,大臂一挥,战俘便可得到一赦免令。

这样看来,在午门接待外宾确有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历史、读历史、走故宫,但一直对午门有着深深的误会。

看多了电视剧和民间戏说,我们总误以为这个象征皇权威严的故宫第一道门,是执行斩首与行刑的地方。

其实真正对犯人用刑的地方在距午门四公里以外的菜市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虽设,而常关。历史上的午门,极具皇家的庄严。

每逢早朝日,大臣们凌晨三点就集合在午门的广场之上。早朝时间一到,午门中部的东、西两大宫门打开, 文武百官走东偏门,宗室王公走西偏门,入宫门参与早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间的门,除了皇帝能走,还有四个人可以行走,但却一生只能走一次。

皇后,在和皇帝的大婚之日,
夫妻俩可以沿着御道,走进午门,但这也是皇后仅此一次走入午门中间门的机会。

科举考试前三甲: 状元、榜眼、探花,在殿试完成后,他们可以走皇帝专用的御道,从午门的中间门走出皇宫,虽一生只能走这一次,但绝对可以光宗耀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能将午门与行刑扯上关系的,应该就是明朝时的杖刑。

在明朝,犯了错的大臣往往会被拖到午门外施
以廷杖。

行刑开始前,用布兜着
犯人的身体;正式廷杖前,先每人打三大板预热,而后根据每人廷杖的杖数,正式开打,五杖轮换一次;最后,打完后将犯人身上的布兜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想象一下,一坨刚打完松散的猪肉,被用力摔在地上,感觉真的会砸得稀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游览故宫,到达午门的门口,它仅作为去向故宫深处的检票口。午门早年的威风,早已消逝,但那些被尘封的故事却总被时时翻出。

进入故宫,别着急着冲向人流攒动的中轴线,走上午门的城楼,很多大展都在这里展出。午门展厅一般不单独售票,参观者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0年的故宫,里面是一个家族的家史,更是一个国家的国史,跟着海龟登陆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慢慢品味故宫的“丹宸永固”。

关注海归登陆,旅行路线干货、冷门景点时时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