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把人生的意义定位在“极力避免不完美”上,而不是去追求幸福的时候,她的世界会是悲观的。
以前读林黛玉,总是被她对爱情的执着所感染。当走入黛玉的内心时,才发现她总把目光聚焦与缺憾上,总把所有精力都集中的“避免”上。因此她才会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
黛玉的性格在恋情中表现得很明显,书中的一句话就很能够表明黛玉的性格特点。
第五回,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一日不知为何,他二人(宝黛)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语言冒撞,前去俯就。
宝黛之间的许多不愉快,他们俩的“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基本都是黛玉在主导的。所以这份“求全”也基本都是黛玉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
黛玉的完美主义,体现在她如何看到完美与缺憾。若有缺憾,即使缺憾只有0.001,她也会忽视其余的0.999,而将所有都看做为“0”。若某件事情真是非常完美的了,她则不会再在意这种完美的地方,而转身去寻找下一个0.001。这便是她的“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她在平常的人际方面也是如此,多把注意力集中到她认为有缺憾的地方,并将它无限放大。
比如,宝钗初来贾府,贾府众人多与宝钗交好。黛玉却在贾母、宝玉等人依然待她不变的情况下,竟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她却没有想过,众人待她早已超过了贾家自家姑娘的待遇。
比如,黛玉与宝钗互剖金兰语时,提到她觉得贾家下人很是嫌她多事。但是细想想,难道贾家下人嫌弃黛玉的程度,真得有她认为得那么严重吗?并非如此。不过是黛玉只听得进别人嫌弃她的话,只留意自己被人嫌弃的可能性,并将此无限放大为整体罢了。若论被嫌弃,恐怕三春的处境还远不如黛玉。
再比如,黛玉先前不知道宝玉的心意如何,便每每为此伤身,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当她知道宝玉的心意之后,高兴的情绪也只一刹那而已,却并没有持续,转念就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关于自己的其他缺憾事情上。
在她觉得自己孤苦,没有亲人的时候,却总忘记自己还有贾家这些亲人。当她做了薛家的干女儿,收到双倍的家乡纪念品之后,不喜反悲,更加感慨自己没有亲兄弟给带回家乡特产。而她手里的特产却又好像不是别人惦记她,给她送来的似的。这便是宝钗常劝她的“司马牛之叹”了。
总结黛玉的整体思想、注意力、言行举止,她只关注负面的东西,却常常忽视自己手里已经把握了的、获得了的。
即使当她后来经过宝钗的开导,也开始留意到:这世上不只有她一个人过得不如意。之后,她也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若说黛玉的这个性格和思维模式是在她进入贾府之后才形成的,却并不见得。黛玉第一次表现出她的性格,并不是在她初入贾家的时候,而是在她离开林家之前。
第三回,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租母执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遂同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黛玉本不想出远门,可她爹爹说了几句话之后,她便答应了。然而,她真的是真心被她父亲说服才去的吗?她难道没有要反驳的话说嘛?
她有,可她不敢说。
这其中原因就须先分析林如海劝她的这几句话,其中都包含着什么意思。起码是从黛玉当时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角度出发,来看看她父亲的这些话。
这几句句话共表达出二层意思。第一层,林如海极力表明黛玉是弱小的,是没有家人、没有依靠的,是需要依傍亲戚家才能生活的。这会让一个孩子产生一种深刻的不安全感,加重了她对自己身世飘零的坚定信念。
第二层意思则是,若黛玉不去外租母家,作为父亲的林如海就须得分出精力照顾她,而这些被迫分出的精力却被林如海看做是一种拖累。这是一种隐晦的责备之意,责备林黛玉为什么要让她爹这么费心思。
或许这第二层意思才是最终让林黛玉默默无语,不得不同意去外祖母家的真正原因。
总结书中提到的林如海教育黛玉的方式,或许有让人夸赞之处。但不得不提的是,他在给女儿黛玉许多才华基础的同时,更加给了她一种深邃的“不配得感”。这一点可从林如海的三点言行中体会到。
第一点,林如海把黛玉当做儿子来养。林如海因为晚年丧子,导致膝下无子,所以心里空虚。这时候黛玉就成为了一个“儿子”的替身。
林如海并没有在女儿幼年时,正视黛玉这个人本身。这就会使得黛玉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来自父亲的待遇,都只是因为父亲只把她当做儿子的替身,这些都不是她应得的。
第二点,黛玉在父亲林如海那里得不到真正的父爱关怀。比如,黛玉初丧母,伤感得无以复加,本就多病体弱,可林如海还是让黛玉坚持读书,不肯让她有丝毫懈怠。这对一个四五岁的、疾病缠身的、刚没了娘的小孩儿来说,未免不近人情。
又比如,黛玉刚刚病好,林如海连让她再歇养一段时间都不让,忙着就催她赶紧上路。父亲的形象在她那里,并不是温馨的形象。
第三点,就是刚刚提到的,林如海言语中有责备黛玉之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并没有做错事,也并没有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可是林如海却不加理解,反而怪罪。这对于一个思维发展还不足的孩童来说,无疑是在告诉她,她本身就是个错误。
这就导致黛玉凡事都要小心翼翼,谨言慎行,别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惊动她的内心。而这正是她刚入贾府时的样子。
可以说,林如海对林黛玉的日常态度,就已经把她所有的注意力都锁定在了“负面事件”上。这就是黛玉自卑、求全、悲观的人生态度的地基。
或许我们在看红楼故事的时候会说,黛玉的悲剧与贾家有很大关系。然而,把黛玉的性格特点捋出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黛玉即使此生都与贾家无关,她也未必能得到幸福。
因为,“幸福”是一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就需要一个人别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负面事件、负面情绪上。而这一点林黛玉是做不到的。
细数名著,共话人间——关注 不做惆怅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