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文字写了我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三层理解:

第一:表示谦虚,在做各位很多人都是我的老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家相互学习;

第二:发现别人的优点,羡慕并希望掌握,停留在想法上;

第三:主动了解并训练别人的优点,在训练过程中希望得到对方真实的反馈,并将反馈完善到接下来的练习中。

当写到“反馈”时,我突然联想到这几年在教育培训领域很火的一个词“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2016年1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是假设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上段文字来自百度百科,刻意练习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导师的反馈。因为我们在完成之前或者获得某种能力之前,看到的永远是事物的表象。把握不准规律和本质,就容易出错,而学习者在无法获得任何反馈的情况下,很容易迷失在未知的恐惧中,很快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

曾经有个实验,如果蒙上实验者的眼睛,让其在空旷无边的场地按直线行走,实验者认为的直线结果是一个圆形。如果获得不了任何反馈并在反馈中修正自己的方向,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回到原点。

这也是为什么“学者必有师”的原因。很多清末民初教育故事都有这样的情节:父母把孩子送到乡里最知名的私塾先生那里学习。现代版本就是,海淀教育机构里某个很牛的语文老师,想进他的辅导班需要排队甚至需要托关系。好老师就是反馈准确与反馈及时。“准确”是经验和知识,“及时”是责任心。

回到学习者心态上,是否愿意接受反馈,是进步速度快慢的自检方法。

以上文字完成于上班地铁上。

昨天晚上翻看混北读书会的活动,下周分享的书是《认知觉醒》,我买了一本电子版,马上报名参加并争取到一次8分钟分享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跟同事下班,地铁站里,同事给了我两点“反馈”。我尽快应用到工作中。

同时,再记录一个故事:在头马LP俱乐部,2019年我作为听众参加过一场活动,当时的备稿演讲有一位家庭整理师做了主题为“清分收归”的演讲,最近我在试着理清自己处理物品的思路,同时希望把这种思维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便开始找这段视频。因为记不得是哪期,问过演讲者本人,她认为我只是想学整理技巧,向我推荐了一门课程;跟另外一位会员微信请教,发现因为“年久失联”已经变成了“非好友”。于是我翻开俱乐部公众号的历史记录,一期一期的找。终于找到了两个接近的日期。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打动我的在于“小儿子”的问题:“妈妈,你认为应该谁家的儿子去?”我这两天反复用另外一种角度反问自己:这件事,你认为应该谁去做?我发现答案除了我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我的选择,我的生活以及我的承诺,需要我自己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