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感丁真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不是反感丁真,而是反感官媒的过度推送

这类人不仅有男性,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

我们反感的不是丁真,而是对某些莫名其妙的热搜比如舅舅像疯了的郑伊健、到底有多爱他的小马之类感到哭笑不得。

简单地说,就是觉得官推下场踢球的样子忒难看。

顺道说句,我个人属于这种。

2、难以理解单一价值维度之外,利用其他维度获得成功的男性

我想先引用一下 @寒冰射手曹草草关于做题家思维的阐述:

1.试图使用单一的标准和价值体系给人分为三六九等,年薪高的人必定优于年薪低的,即使只相差20%;某高校的人必定优于某高校的人,即使它们的分数线只相差20分;

“我”的价值必然优于丁真,因为“我”做题极佳,而丁真连汉语都不会讲。

2.试图使用单一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如果我找不到对象,我不会反思自己是不是长得太丑,或者谈吐不够得体,而是会认为自己是挣得不够多,进而是因为自己做题不够多,应该做更多的题。如果我无法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不会反思自己是不是与人相处的能力过差,或者我的社群内部是不是不够团结,而是会认为自己是挣得不够多,进而是因为自己做题不够多,应该做更多的题。

“我”找不到对象是因为做题做的不够佳,而丁真根本不会做题凭什么获得那么多女性的青睐?

3.试图使用单一要素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这么努力做题就是为了“进国企”,“进国企”=成功,丁真根本没做题,凭什么直接成功?

越是受限于上述单一维度的做题家思维的男性,越是对丁真感到仇视与愤怒。

很久以前我就发现单一价值维度的男性,对于利用单一价值维度之外的价值获取成功的男性怀有敌意。

尽管他们在单一价值维度内极度内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极力维护这种秩序。

尽管修炼这个维度之外的价值更为简单,但他们就是不。

你可以在这套秩序中训练有素有备而来,但你不能不讲武德。

作为见识过上万样本的两性关系社会学研究员,早在去年如何看待「86年男生阿里 p8 年薪近两百万,就想找一个90后独生女」一事?一文中,我就阐述过“家里一套房的帅哥很可能在婚恋市场上碾压家里三套房的肥宅”,“年入40W的有趣程序员很可能在婚恋市场上碾压年入170W的阿里P8”。

尽管上述都是大城市高等教育群体中很常见的现象,但这种现象似乎侵犯到了某些人的信仰。所以他们不承认,看不见,不可能。

相对而言,女性整体来说似乎更能接受单一价值维度之外利用别的价值获得成功。

现在请各位男同学,来和我一起感受一下女性早就习以为常的世界:

我也姓高,

我学习比高分妹好,

我比高分妹有知识,

还比她有才华,

我思想比高分妹成熟,

比高分妹更有层次和厚度。

地震时救过灾,疫情时捐过款,

地铁上给老奶奶让过座,帮环卫大爷推过垃圾车,

我待人认真且用心,

我不要彩礼,我们可以一起买房车,并赌上中老年对方背叛家庭另寻小三的风险义无反顾相信他,

我愿意陪着我爱的人慢慢长大、成熟,照顾他的一生,

我愿意在他生病时,给他买药,抱着他给他讲故事,

会在对方不开心需要陪伴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耐心的哄他,

舍不得作,让他不高兴,

对方爹味了,哪怕他是错的,也会装作欣赏他。

要包容他的孩子气,偶尔自以为是的小得意,

还要隐忍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愿让他感到辛苦。

而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女生可能都和我一样,觉得以上的这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不值一提的。

……

早就有一堆高分妹出来了,咧开嘴露出满口小白牙嘿嘿一笑,

男人们就神魂颠倒,意乱情迷:这才是我梦中的新娘啊!

她们什么都不用做,直接就嫁给我奋斗十辈子也赚不到的富二代,

她们只需要躺着,就可以被各种直男跪舔上天。

她们性格再差,也有的是人包容他们。

我们再通情达理,约会AA,不作不闹,他们也不会给我们好脸。

我们对他们再好,也不过是个毫无价值的坦克。

偶尔有欣赏我们的男生,则被他们调侃为“坦克驾驶员”。

他们以娶毫无卵用的高分妹作为成功的象征,

以娶比高分妹优秀的多的我们作为卢瑟的结局。

再别提然后各大媒体就凭这些高分妹的茶味图,赚的盆满钵满,

官媒和国家口舌,早就主动站台为她们中的一些点赞推广。

她们只要写的东西不烂,那就是“美女作家”,

唱歌不跑调,就是“美少女歌手”,

随手发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文章,那就是“美女博士”。

我们仇视什么?愤怒什么?

是因为高分妹吗?

不!我们仇视的是这个稀烂的、价值扭曲的世界,

我们愤怒,是因为我们受到了羞辱。

男人无论多少岁,都喜欢年轻漂亮的,你学历再高再优秀都没用的。很多直男都说过这句话吧,网上讽刺女博士的言论还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直男的看法,世界其实早就扭曲了,为什么很少有女人这样抱怨?

因为她们早就习以为常,她们早就很清楚,颜值及其他取悦异性的能力是一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各位直男来到女人早就习以为常的世界。

其实就在丁真以前,传统男性对靠取悦女性吃饭的小鲜肉,也是很反感的。

区别在于,蔡徐坤好歹练习时长两年半,还会唱跳rap篮球,而丁真则是完全躺赢。

这还得了?来,骂,来,仇视。

再比如那个老梗:

“我奋斗半辈子加上父母积蓄买了500W房子才能娶你,而你的大学男友只开了50块日租房就骗走了你的第一次”。

他们只承认“500W房子”这种价值,尽管他们在这种价值中极度内卷而极度痛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极度仇视大学男友的价值。

内卷不过是痛苦而已,承认大学男友的价值则是信仰崩塌。

众所周知,我国尤其是大城市高等教育群体,经济上那是相当平权的,男色消费在我国大规模存在那是必然。

如果我们把谋生手段简单粗暴的分为“努力做题”和“取悦异性”,那么在我国这种平权社会,无论男女,都必然有人“努力做题”,也必然会有人“取悦异性”。

只是传统社会的分工,是男性只能“努力做题”,女性只能“取悦异性”。

这好吗?这不好。

在动画版《花木兰》中,木兰并不擅长“取悦异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的女性是不能“做题”的,唯有女扮男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些女性比如木兰虽然取悦异性不咋样,但特别擅长“做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老一代的不懈努力,中国女性终于获得了自由做题的资格。

其实男性只能“做题”,女性只能“取悦异性”的传统结构,两个性别都是极度压抑和痛苦的。

因此在西方,不仅女性,西方的男性也迫不及待的砸了传统枷锁。

而中国男性似乎相当的保守,原因在于我国老一辈的传统结构跟西方其实不太一样,在我国的这种特殊结构中男性是能得到西方男人在传统结构中得不到的利益的,西方男性在传统结构中的枷锁远比我国男性重得多,因此我国男性倾向于保留传统结构。

篇幅有限,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3、女人看脸,不讲女德

在一小撮男人的认知中,女性只是一种资源。

在这种认知里,男人中最能“做题”的,可以得到一大群资源,可以在这些资源中随便挑选最好看的。

资源是不能有自我意志的,是不能有个人偏好的,她们只能被擅长“做题”的男人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百年来,女性都不准“做题”啊,所以她们没办法在乎相貌。

其实他们也知道女人也是很在乎相貌的,本来呢知道这点应该好好打扮自己才对,然而呢他们更倾向于动用强制力让女性讲女德

反正女人不找擅长做题而跑去看脸,就是不讲女德。

现在好了,她们可以“做题”了,自然也就可以跟男人一样在乎相貌了。

这些被视作为资源的人,竟敢做出和男人一样的举动。

“资源主动贴给不会做题的男人,真贱”,这种有类于男性的举动,在部分直男眼中就是这样的。

有趣的是,当部分女性真的选择擅长“做题”的男人时,他们又会讽刺女性拜金。

反正只要没选他那都是得挨骂的。

总而言之还是三句话:

这年月男人的价值早就不止单一维度了;

无论男女,取悦异性的能力都是一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女性能得到的性别红利将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下降,同时男性婚恋竞争力中取悦异性能力的权重将越来越高。

当然啦,你也可以不信然后继续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