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时代,多了一份浮夸,少了一份实在,说是坏事也谈不上坏事,可说是好事也不算是好事,只能说是有利也有弊。

什么叫浮夸?什么实在?我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或许让很多人都看的云里雾里,不知道我想讲的到底是什么,但好像又不是完全不懂。毕竟人人都处于这个时代,对这个时代的风气,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

人人浮夸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当主播带货,当明星赚流量,当网红进入万千观众的视野。

在镜头面前展示自己,并且越浮夸越是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浮夸让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

而不浮夸,不表现,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人,反而出不了什么水花,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变成了时代车轮碾压过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注重内在,更加注重外在,东西好不好不重要,重在吆喝,葫芦里装的是好酒还是劣质酒,总得让人有欲望把葫芦敲开。

浮夸风气浸淫下的人们,已经逐渐开始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好的是,人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权利,拥有了更开放的自由,可坏的是,从前那些良好的习惯与作风,慢慢变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缺点,或者说是过时的生活作风。

不说时代风气这么大的东西,这些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不相干,就单单围绕生活的变化展开说一说,就比如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消费观念。

受到浮夸风气、资本运作的影响,所谓的品牌效应、网红效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在无意识中被消费主义所裹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需是什么,那件东西可能不是你的刚需,你没有必要买,但买了那件东西你会变得开心,开心是刚需。”

这是我前段时间在豆瓣“消费主义话术”话题下看到的一个答案,说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鼓吹高消费,刺激人群买昂贵而不实用的东西,可却说得很巧妙,换一种说法能让你心甘情愿掏钱买单,心安理得花本不应该花的钱。

我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也着了消费主义的道儿,这些话术洞察人的心理,诱人无比,让你觉得“节流”很傻,只有懂得花钱才知道怎么赚钱。

这种浮夸的风气,给人一种盲目的自信,似乎人均总裁、人均收入过万是个很平常的事情,认不清现实自视过高,被浮夸风气侵染,忘记了实在的重要性,就会忘记做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只会越来越失败,又何谈成功呢?

生活永远都不是先享受先快乐,而是先苦后甜,不懂得脚踏实地努力的人,永远都只会是个小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天是个梦想做主播的小青年,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帮忙托关系找个单位里上过一年的班,但后来,他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所以最终还是不顾父母的劝阻放弃了。

后来他发现网络上很多人都在做主播,且赚的都不少,看得他心潮澎湃,他仔仔细细研究过这份新兴职业,他觉得自己外在条件不够好,嘴皮子也不大利索,也没有什么创新思想,干脆就开始做美食主播。

吃谁都会嘛,找家店然后进去拍吃,他觉得傻子都能做得起来。那一年,他吃了无数家大大小小的店铺,花了十几万的伙食费,然而还是没做得起来。

他是不甘心的,但是在父母的反对下,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但没过多久,他又有了其他的想法。

小镇里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年轻女孩们都在争相排队购买,他似乎又发现了商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胡天又准备开奶茶店了,可是他平时大手大脚,去年为了支撑起美食博主的门面,给自己从头到脚花了大价钱捯饬,如今身上只剩下五六万元钱。

他回家跟父母商量,但父母还是反对,希望胡天可以踏踏实实找个班上,但他还是一意孤行,找了三个朋友合资,把奶茶店开了起来。

所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胡天眼看着别人开奶茶店都赚了,而自己开了奶茶店日日都在亏房租,回家还要受父母唠叨,心里非常不舒服。

“我爸妈真的太老土了,整天跟我讲这些都不靠谱,还是上班最靠谱,上班挣那点死工资能赚几个钱?他们思想太固化了,根本不知道变通,还过得抠抠搜搜的,我们家根本算不上穷啊,他们成天不敢吃不敢喝,也不支持我。

要是我能有多一点的创业资金,搞个名气大点儿的网红奶茶店,说不定早就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奶茶店最终还是黄了,五万元又大了水漂,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暂时先找个班上。

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胡天有份稳定工作,然后找个媳妇,这不胡天好不容易安稳了一点,父母便给胡天安排了一场相亲。

胡天本来是极不情愿去的:“他们都说那个姑娘有多好多好,我一听心想肯定不会是我喜欢的女孩子的类型,他们的标准肯定就是贤妻良母啊。”

但是最终在父母的严厉斥责下,胡天还是去了。

两人约在了胡天定的一家网红餐厅见面,对方是个95后的姑娘,工作算是可以,总比胡天要强得多,长相普普通通,化了个淡妆勉强算得上是清秀类型,果然性格没那么活泼,但是整体看下来,给胡天的第一印象称不上差,本来想见一面就走的,胡天也没有急着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座以后,胡天直接帮女孩拿了主意:“我来这家店吃过好几次,知道什么好吃,我来点吧。”

女孩也同意了,或许是因为第一次见面,胡天点的有些多,两个人点了五道菜。

菜刚上来,胡天本打算热情地跟女孩介绍菜,没想到女孩先叫住了服务员。

“有没有打包盒?要钱的话给我拿几个塑料袋就行了。”

胡天听完女孩的话,瞬间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他感觉周围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们这一桌,服务员也是一脸有些鄙夷的样子,让他女孩瞬间失去了最初的一丝好感。

“你这是干嘛?还没吃你就要打包,你倒是看看周围,这种店哪有人打包剩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淡淡地回答:“你点的太多了,肯定吃不完的,我先要个塑料袋省得到时候找服务员找不到,去买单人家就把菜撤走了,我心疼。打包以后我们一人一半,你也带一份回去,晚上的晚饭就有了,不是挺好的吗?”

胡天听了女孩的话,彻底无语了,他觉得女孩根本不懂自己在讲什么,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分别以后他回家告诉父母结果,表示已经和女孩说过了不合适,并向说了女孩的所作所为,嘲讽女孩“吃不完兜着走。”

但父母听完却特别生气,斥责胡天:“你呀你!你不要这个姑娘,你亏大了你!”

胡天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父母太过老派,他埋怨父母过于节俭不懂得享受生活,还觉得父母说他亏大了,只不过是因为这个女孩跟他的父母一样,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益,活的苦哈哈的就是在让自己受罪。

他还觉得女孩让他丢了面子,在高档餐厅里吃饭人人都是出手阔绰的,可女孩却旁若无人打包剩菜,让他感觉跟女孩在一起非常跌份,故此,他是怎么也看不上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认为自己是能做大事的人,不该拘泥于小节,即便不能有什么大的成功,也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比较“厉害”。

怎么个厉害法儿呢?大概就是在朋友圈里让人羡慕的那种厉害吧。

大家觉得胡天不要女孩是否如父母说的一样亏大了呢?

我不敢判断胡天对生活的态度到底是不是对的,毕竟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和他一样的想法。至于胡天的相亲对象那种生活态度反而在年轻人眼中成为了一种异类的存在。

或许有人看到这里还是不明白,会问,胡天这个事儿跟你文上说的那通大道理到底有啥联系,不就是打包剩饭,节俭不节俭的问题嘛,哪有那么多事儿。

打包剩饭的确是一件小事儿,节俭也只是外在的问题,真正内在的原因,与浮夸的风气,与缺少实在的一代人,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节俭的那一代人老了,他们吃过苦所以懂得一针一线来之不易,而如今的年轻人们,在先人创造的美好时代中不愁吃穿,反而忘记了根本。

何不食肉糜,不是神话故事,俨然成了当代现实。三五百买一只口红,两三千一双运动鞋,万元贵妇面霜,年轻人们消费起来从不手软,宁可贷款,也要撑起虚荣浮夸的外在。

打包剩饭明明是节俭美德,却变成有些人口中的小气没格局。

姑娘说的那番话真的很赞。她很务实,很实在,不关心周围人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管到底大家是怎么看她的,她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而已。

她心疼,我也心疼,心疼所有的浪费和奢侈,但除了做好自己以外,我也没有更大的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更没办法以一人之力扭转时代的扭曲。

浮夸的时代,更需要坚守本心,实在是做人的根本,对人对感情对工作对人生,若没有实实在在的认知,就会产生不付出也能得到回报的心理。

年轻人可以敢想,也要敢拼,但拼的是实力,而不是拼穿着拼阔绰,你可以瞧不起那些吃饭兜着走的人,但对方也会嘲笑你的虚伪浮夸,博了面子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