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之前期待已久的电影《金刚川》,电影的叙事情节手法、特效、还有吴京、张译两位大咖精彩的演技,都十分震撼,我挺喜欢的,自从看了《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以后,好久都没有这样令人热泪盈眶的精神盛宴片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评价褒贬不一,有网友说这部电影歪曲了历史事实,没有根据历史上金城战役真实事实进行拍摄,画面多次重播,甚至对我们“最可爱的人”有些含沙射影的污蔑,还有网友说导演的这种改编水平是在赤裸裸的侮辱观众的智商。

其实了解真实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远比电影中的画面要惨烈的多,当时志愿军的武器火力装备要比美军差很多,但是在金城战役中,我们那些最可爱的人——人民志愿军也是英勇斗敌,出奇制胜,尤其是在修建修复金刚川大桥的时候,尽管敌人战机在轰炸骚扰、炮弹在爆炸,但是当时前线志愿军还是先后反反复复历经7次将金刚川修复起来,确保物资的输送、人员及时到达前线。不像电影中展现的那样单调,甚至是把志愿军塑造的有些悲壮、无谓牺牲,最后好像是因为美军的仁慈放过我们志愿军一样,这也是被一些网友诟病所在。其实在电影中,通过三个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战争的惨烈、以及志愿军的英勇不屈精神。正如管虎导演在电影宣传中强调的,全篇的主题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每个人对真实事件的感受、理解思考方向不同,而作为一部商业片制作展现的主题与一些观众感受错位。这也是在所难免,不同的观众,看后有不同的感受、理解不同,这也是正常的。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历史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需要铭记的,在祖国今年正值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而抗美援朝也是中国20世纪在国际上的立国之战,正所谓无实力而乞和平,则和平危,有实力而卫和平,则和平存,他乡青山埋忠魂,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逝去的英雄、先辈英烈,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感念在心,前些年由于考虑到国际影响的问题,抗美援朝题材向来都是影视的禁区,而《金刚川》作为题材解禁以后的第一部这方面的影视作品,时间仓促之内能推出这样的首部电影,实属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总司令在评价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说道:“抗美援朝战争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荣光、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向世人揭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真理: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平是要靠背后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斗争、震慑去争取,而谈判也是要以背后实力为坚强后盾。中国今天能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这些先烈英雄精神的代际传承,正是因为这些英勇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使得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完成了西方国家数百年才历经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拍摄,能唤起一代人的记忆,更能带我们走进当年战火纷飞年代,深刻感受当年战争的惨烈以及缅怀先辈的英烈风采,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盛世太平。

本身众口难调,而且商业电影本就作为一种商业性质的文艺创作,导演、制片方以及整个团队在制作的时候有自身团队、背后资本运作利益的考量等众多因素,而且如果真正的按照历史真实事件进行拍摄,那就成纪录片了,艺术来源于真实,但是有时候创作意境高于真实事件,这个无可厚非,而且仁者见仁,每个人的观影感受、理解不同,毕竟制作方、导演、整个团队在制作的时候要考虑能否过审、后期盈利等因素。你可以不喜欢,可以有批评的意见,但是不能因为没有尊重历史事实而对影片做过多的解读,甚至是吹毛求疵的谩骂,甚至是对导演以及制作团队进行人身侮辱、攻击。这都是不理性、不客观的思考。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要是觉得别人拍摄的不好,没有尊重历史事实等因素而不合你的胃口,那你来拍啊。毕竟每一部商业影片的制作、播出都是有利益考虑等因素,这是首要的,而且在今年这种特殊的时期,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电影市场停工停产几乎长达半年之久,尤其是电影《金刚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拍摄出来,8月初的时候电影宣布主创阵容,9月加班加点的拍摄完毕,原本上映时间为10月25日,最后提档10月23日上映,而这也向世界解释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我想说的是每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首先能在商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这就是可取之处,不能说你拍出来的片子立意、思想境界很高,但是最后票房很低,这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制作团队面临亏本的局面。《金刚川》截止到今天已经累计票房11多亿,年度票房排行第四,可以说在商业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至于其传达表现的思想性的深刻,这是个人的理解不同所导致。

这部片子的亮点也是可圈可点,表现出的意境也很是深刻,首先是通过再现志愿军的不畏牺牲、英勇精神来展现了中国军人英勇不畏困苦战胜困难的军魂风貌,同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难敢于迎难而战、创造神迹的钢铁般意志坚定精神。看到《金刚川》里最后志愿军以自己的血肉撑起桥面让其他部队过河的画面,不禁让人联想到国歌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的歌词,这种英雄誓死如归、大义凛然、可歌可泣的悲壮场景,不得不让人忆念起那些曾经在前线奋勇的先烈,今人如今享受着这盛世太平时代的安逸正是那些逝去的英魂用他们自己的热血、身躯换来的;其次是通过张译饰演的张飞、吴京饰演的关磊塑造的这种硬汉铁血角色,再现中华男儿的血性感,正义英勇,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安稳,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牺牲精神,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太需要有这样的血性硬汉铁血不畏苦难牺牲精神激励,重塑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同时塑造我们国人的自信感、自豪感,我们当代的年轻人亟需有正确的偶像崇拜价值观了,不能整天都在盲目崇拜小鲜肉路上奔跑,而这样的影视宣传有利于让我们的当代年轻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偶像,什么人才是真正被铭记、被崇拜的偶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目前的纷争的国际社会背景下,中国太需要有这样振奋人心、场面恢弘向世界宣传展示中国形象的影视作品,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比较低,正面有效宣传的影视作品也比较少,导致西方社会民众对现在的中国了解相对肤浅、甚至是误解也比较深,同时加上西方政府的恶意造谣中伤以及流氓媒体的恶意宣传误导,再加上国内的一些买办、公知对国人的宣传误导,一些买办阶层、国内公知喜欢将问题危机化、扩大化、撕裂扭曲化,给民众制造恐慌感,给民众造成一种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中国还是不行,总体实力还是很低,总比西方国家低人一等的感觉。而这样的影片拍摄,也更多的能承载向世界宣传展示中国形象的角色。

我以前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印象中,以前想看电影的时候每次打开购票软件的时候,排片很多的都是好莱坞大片,还有很多小清新的文艺片,一来是英语功底也不咋样,实在听不懂,也不想花那个钱,给外国片贡献票房,二来是由于我自身的性格原因,不喜欢看那些风花雪月的小清新类型的影片,受此原因,我一直都是“烧剩饭”,把那些经典的港片看了又看,那时候内心有些失落吧,总是在叹息,为什么国内不能拍出一些让人看着过瘾、甚者是煽情、震撼人心的商业大片,直到《湄公河行动》、《战狼》、《战狼2》、《红海行动》、《八佰》的出现,到这次的《金刚川》的上映,确实让人感到内心的震撼,精神享受,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甚至是煽情的让人潸然泪下,内心澎湃不已。正如有些网友说道:“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华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百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时代了,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体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国,我相信不久就会成为世界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跃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深刻的事实感受就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初期,党和政府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从全国上下动员群众居家隔离封城、按下经济暂停键,不惜一切代价应排尽排、应收尽收、全力救治,而这一切背后都是大量白花花的银子作为后盾。在经济停滞的一二季度,财政收入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是雪上加霜的是又面临这么大幅的开支,而且三四季度为了复苏经济,党和政府带头“缩衣节食”、实施减税降负,社会经济复苏的困难、国家财政背后的难处,又有多少人想起过,有些抱怨甚至是挖苦讽刺的声音充斥网上,又有多少人生在这个国家、享受着国家、时代给提供的这份安稳、挣着国内钱,自身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然后又说这个国家的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甚至是跑到国外去为虎作伥,污蔑中国,这种人就是祖国民族的败类,社会的毒瘤。截止目前,新冠肺炎全球确诊7000多万,死亡破159万,这逐日突飞猛进的数字背后,国外还在为封城、戴口罩而吵闹不休,甚至是走上街头进行抗议暴动,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污蔑中国。

但是一些国人面对当今中国取得这些成就还是显得极度的不自信,罔顾事实真相,总是有意恶意中伤造谣、甚至是歪曲事实,总是认为西方的月亮比国内的圆,而当下也亟需一些向世界宣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精神风貌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在积极对外宣传之时,同时能够唤醒时代自觉、再塑民族自信,让国人对祖国有自信感、自豪感。用《战狼2》中一句振奋人心的台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国强则人民安全感强、自信感强。也期望国内的电影市场能大量涌现出这样正能量、场面恢弘的、振奋人心的影视作品。